施工项目成本分析的方法
本文共计354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2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施工项目成本分析的方法
由于施工项目成本涉及的范围很广,需要的也很多,应该在不同的情况下采取不同的分析。为了便于联系实际,我们按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综合成本的分析方法,成本项目的分析方法和与成本有关事项的分析方法叙述如下:
一、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
1、比较法
比较法,又称"指标对比分析法"。就是通过技术指标的对比,检查计划的完成情况,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而挖掘内部潜力的方法。这种方法,具有通俗易懂、简单易行、便于掌握的特点,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应用时必须注意各技术经济指标的可比性。
比较法的应用,通常有下列形式:
(1)将实际指标与计划指标对比,以检查计划的完成情况,分析完成计划的积极因素和计划完成的原因,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在进行实际与计划对比时,还应注意计划本身的质量。如果计划本身出现质量,则应调整计划,重新正确评价实际工作的成绩,以免挫伤人的积极性。
(2)本期实际指标与上期实际指标对比。通过这种对比,可以看出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动态情况,反映施工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程度。在一般情况下,一个技术经济指标只能代表施工项目管理的一个侧面,只有成本指标才是施工项目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因此,成本指标的对比分析尤为重要,一定要真实可靠,而且要有深度。
(3)与本行业平均水平、先进水平对比。通过这种对比,可以反映本项目的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与其他项目的平均水平和先进水平的差距,进而采取措施赶超先进水平。
以上三种对比,可以一张表上同时反映。
某项目本年计划节约"三材"100000元,实际节约120000元,上年节约95000元,本先进水平节约130000元。根据上述资料编制分析表。
2、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又称连锁置换法或连环替代法。这种方法,可用来分析各种因素对成本形成的影响程度。在进行分析时,首先要假定众多因素中的一个因素发生了变化,而其他因素则不变,然后逐个替换,并分别比较其结果,以确定各个因素的变化对成本的影响程度。
因素分析法的计算步骤如下:
(1)确定分析对象(即所分析的技术经济指标,并计算出实际与计划(预算,数的差异;
(2)确定该指标是由哪几个因素组成的,并按其相互关系进行排序;
(3)以计划预算数为基础,将各因素的计划预算数相乘,作为分析替代的基数;
(4)将各个因素的实际数按照上面的排列顺序进行替换计算,并将替换后的实际数保留下来;
(5)将每次替换计算所得的结果,与前一次的计算结果相比较,两者的差异即为该因素对成本的影响程度,(6)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之和,应与分析对象的总差异相等。
【扩展】
回归分析法,是在分析市场现象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基础上,建立变量之间的回归方程,并将回归方程作为预测模型,根据自变量在预测期的数量变化来预测因变量关系大多表现为相关关系,因此,回归分析法是一种重要的市场预测方法,当我们在对市场现象未来发展状况和水平进行预测时,如果能将影响市场预测对象的主要因素找到,并且能够取得其数量资料,就可以采用回归分析法进行预测。它是一种具体的、行之有效的、实用价值很高的常用市场预测方法。
回归分析法的分类:
回归分析法有多种类型,依据相关关系中自变量的个数不同分类,可分为一元回归分析法和多元回归分析法。在一元回归分析法中,自变量只有一个,而在多元回归分析法中,自变量有两个以上。依据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不同,可分为线性回归预测和非线性回归预测。
回归分析法的步骤:
1、根据预测目标,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
明确预测的具体目标,也就确定了因变量。如预测具体目标是下一年度的销售量,那么销售量Y就是因变量。通过市场调查和查阅资料,寻找与预测目标的相关影响因素,即自变量,并从中选出主要的影响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