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财务管理 > 正文

审计论文[热](第2页)

本文共计3888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0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三)完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标准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标准应根据内部审计准则为基础,根据审计工作阶段进行细致划分,明确内部审计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结论阶段等各阶段的质量标准,同时要不断地根据日后工作遇到的实际问题对标准进行修改,生成最终的内部审计质量标准方案,提高作业标准化,减少审计中的随意性,保证审计质量。

审计论文2

  摘要:本文建立在现阶段我国城商行内部审计与风险防范管理、价值提升的成果基础上,详细陈述了目前在风险防范方面我国城商行内部审计的现状,并给出了如何强化风险防范与风险管理的对策,就其间接或直接促进价值提升进行论证,最终发挥城商行内部审计的独特职能和价值提升作用。

  关键词:风险防范;风险管理;价值提升

  近年来,国内外经济环境日趋复杂,国内银行业改革日渐深入,城商行普遍实施跨区域发展战略。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与金融理论、金融实践突破创新刺激下,金融产品和金融市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在此转型升级新时期,由于体制、制度、机制滞后,银行业面临诸多内外部风险,各类案件层出不穷,给城商行带来极大的市场风险、经济风险和信用风险。对此,如何强化管理手段,完善内部控制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防范各类经营风险及提高效益,成为各家银行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对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内审部门积极调整、创新审计管理思路和方法,扩大内审领域,向战略管理、公司治理、风险管理等方面扩展,通过内审风险防范与审计建设职能的发挥,强化审计“免疫系统”建设,促进城商行的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一、内部审计当前在防范风险方面的薄弱环节

  城商行在应对内外部诸多经营压力中,往往面临内部控制管理基础薄弱、内部控制和操作风险管理方面“低、散、多”的问题。所谓“低”是指内部控制和操作风险防控水平低下,对重要人员和业务流程控制上存在不足,存在机控水平不高的问题;所谓“散”是指内部控制和操作风险管理松散、集中度不够。所谓“多”是指各营销团队和网点机构违规操作、违规经营问题多发,屡禁不止。表现如下:

  1、内控合规意识较为淡薄

  一是重业务轻风险,重经营轻内控的现象仍较为普遍。表现为对检查意见和各类外部监管意见重视程度不够,对检查发现的制度、机制等根源性问题整改不到位,存在屡查屡犯的现象。二是内控合规担当意识不强,主体责任未落实到位。从城商行各类内外部检查情况来看,一些业务条线、营销团队和支行主要负责人作为本单位、本条线内控合规风险管理的第一负责人,存在着担当意识不强,内部控制和操作风险管理履职存在不到位现象。

  2、所面临操作风险防控形势异常严峻

  当前,从外部经济金融环境来看,信用风险防控形势非常严酷。但由于内部控制所存在的不足,特别是对人员和流程因素控制不到位,如违规办理授信业务而导致风险损失所引发的操作风险事件,进一步放大了城商行所面临的信用风险。

  3、内部控制基础较为薄弱,内控建设相对于业务发展滞后

  一是制度执行流于形式。实践中存在且危害性最大的是制度执行流于形式的问题。只求形式合规,实质却执行却不到位。二是内控合规问责传递不到位。诸多城商行近年来对于内控检查发现的问题和对业务操作过程的违规问责较少,问责力度不够且传递不到位,致使普遍存在以经济问责代替行政问责,以操作人员问责代替管理人员问责现象。三是条线管理较为薄弱。一些业务条线和风控条线人员力量配备不足,对营销团队、网点业务指导和制度督查不够,管控能力和服务效率均有待提高。条线管理效果不够明显,还主要停留在下达指标和事后考核等层面上,而对基层机构如何具体开展业务的指导和风险防控比较缺乏,没有从上而下形成一体化的业务经营和风险控制模式。四是审计监督广度和深度存在缺陷。近几年对机构业务和重要岗位审计所安排广度和频率不到位;所开展各类风险排查也由于缺乏深度使之流于形式走过场,未从管理上找不足、从根子上去解决,陷入“屡查屡改、屡改屡犯、屡犯屡查”的怪圈。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