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论文[热](第11页)
14 次下载 23 页 38883 字【 字体:大 中 小 】
3.高校内部审计风险防控策略
3.1增强审计部门的独立性、权威性
首先,对于高校来说,提高对内部审计的有效重视,是防控风险的一大前提。因而,在高校内部审计组织结构层面,高校应当提高审计部门的地位及权威性;在体系建立层面,加大对审计体系建立的经费扶持,在资源支撑层面,加强对专业素质高的`审计人员的引进、培育,为审计部门提供可靠的人力、物力支持,确保审计部门的独立运作。其次,推进管理模式的有效创新,以增强审计部门的独立性、权威性。在高校管理工作中,应当将审计管理部门与基础管理体系分隔开来,对高校经营管理活动开展统计、分析、审计等,为高校管理层汇报工作状况,为高校管理工作提供服务。此外,还应当赋予审计部门结合审计报告、成果实施相关管控行为的职能,有效提高审计部门权威性。
3.2构建健全的内部审计管理制度
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应当结合高校实际情况,依托全面调研工作,对原本规章制度予以优化完善;再结合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制定与学校实际情况相符的审计规定、方法,构建及安全审计管理体系。例如,对于校园基建而言,应当制定科学可行的审计方法与实施细则,对基建工程由立项、设计、招投标、施工等各个环节开展全面跟踪审计,确保该校内部审计制度科学完备,凸显制度制定与实施在高校管理中所能发挥的有效作用。
3.3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具备一系列专业水平及能力,诸如,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应当掌握资产、损益、负债等财务专业知识,应当掌握计算机、数量统计等专业技能,应当掌握财务相关制度,政策;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应当具备经营管理能力,应当具备风险识别能力及风险防范意识,等等。因而,高校应当抓紧解决现阶段审计人员专业素质偏低的问题,高校应当致力于提高审计人员专业素质,培养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复合型审计人员;审计人员则应当加强自我学习,及时更新自身知识结构,逐步提高自身专业素质、责任意识,提高自身开展审计工作的政策水平及应变能力。
结束语
总之,伴随现代管理工作不断趋向于精益化、高效化,高校在内部审计工作中应当加强风险防控,增强审计成果对高校管理工作的监督、指导,进而为高校达成最终效益奠定有力基础。因而,高校务必要不断钻研研究、总结经验,提高对高校内部审计内涵特征的有效认识,加强对高校内部审计风险产生原因的深入分析,“增强审计部门的独立性、权威性”“构建健全内部审计管理制度”“提高审计人员专业素质”等,积极促进高校内部审计的安全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许辰杰.高校内部审计风险及防范[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xx,14(02):37.
[2]杨茜.论高校内部审计风险及防范策略[J].经营管理者,20xx,11(03)162-163.
[3]黄钰清.信息化环境下高校内部审计风险防控的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xx,14(05):125-128.
审计论文8
摘要: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建设既是当前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全新方向,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途径。文章阐述了内部审计在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中的地位,论述了内部审计机制在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中具有激发联盟创新活力、推动产学研一体化、保障资金有效运行等作用,提出了在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中建立联盟内部的财务审计制度、绩效审计制度、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后续审计制度等建议。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内部审计;乡村振兴;建议
近些年,为更好地集中农业科技资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全国许多地区陆续形成了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具体来说,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是指拥有丰富的农业科技资源、较多的科研创新成果、先进的创新制度体系和优良的科技创新环境,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科技支撑引领有力,在区域农业科技创新版图中占有重要地位,对特定生态类型区的科技创新具有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科研院所与高校、企业等之间在长期合作基础上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1]。20xx年,在中三角(湖南、湖北、江西)区域成立了湘鄂赣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经过数年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如提出了区域农业重大科技命题并协同攻关、联合开展农业科技成果集成示范应用与联合申报农业科技成果奖励、联合实现三地农业科技资源共享、联合开展人才培养与交流等。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尤其是在科研项目管理上存在着管理松散化、财务风险和市场风险较大、发展动力不足等诸多问题,急需通过建立健全创新联盟内部审计机制来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