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论文[热](第10页)
本文共计3888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0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三、加强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的探索
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工作是一项复杂多绪的工作,既需要法律的保证,人大政府的支持,多方的.协作,更需要审计机关与被审计单位的共同努力。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工作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既要有加强财务管理的深刻认识,又要有处理问题的实际行动,更要有维护财经秩序的长效机制。只有这样,审计工作才是真正做到了“一审二帮三促进”;只有这样,才是真正有利于建立健全我国经济监督机制,维护国家财经法纪,加强宏观经济调控,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廉政建设。
一是应修订完善对审计整改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针对审计查出的不同问题,分清审计整改的责任主体,明确整改时限,加强整改的报告制度和反馈制度,落实整改责任追究制度以及相关责任单位的配合协调机制,使审计整改工作有章可循,增强审计执法的手段,强化审计监督的威摄力。
二是积极借助政府、人大及上级审计机关力量,在更高层次上通过建章立制予以纠正和规范,增强审计整改措施落实的效果和效率。特别是要借助人大的问责,将审计机关的审计意见和决定的整改工作纳入政府督查范围,明确政府的责任,以强化推进整改工作。
三是建立审计结果督办检查制度、审计整改内部责任机制,完善审计整改跟踪制度,将审计整改落实情况列入年度审计业务考核内容,成立专门的审计整改机构和配备专职审计整改督促人员,跟踪落实,长效管理。
四是加强与纪检、组织、财政等部门协调配合,健全审计整改联动机制,通过外部监督机制进行督促落实,拓宽审计结果的运用范围,最大限度发挥审计结果的作用。
五是加强审计整改工作的宣传力度和公开制度,积极推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审计论文7
摘要:文章通过阐述高校内部审计的内涵特征,分析高校内部审计风险产生原因,对高校内部审计风险防控提出“增强审计部门的独立性、权威性”“构建健全内部审计管理制度”“提高审计人员专业素质”等策略,旨在为研究如何促进高校内部审计的安全有序开展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高校;内部审计;风险;防控
内部审计工作的有序开展,一方面可解决高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尤其是在经费控制方面可起到十分有效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促进高校达成最终收益目标。由此可见,对高校内部审计风险与防控进行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高校内部审计概述
作为非营利机构,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有别于一般社会企业,存在一定特殊性。结合内部审计相关规定,高校内部审计具备独立监督、评价职能,可对高校组织中一系列业务、管理开展独立评价,进一步确定经济行为与相关方针及程序要求相符与否,确保与相关规定要求相符与否,及对组织经济资源利用状况,最终达成组织的相关目标。
2.高校内部审计风险产生原因
1)高校内部审计缺乏权威性、独立性。现阶段,我国一些高校依旧未设立独立的审计部门,而是与纪检部门合署办公,或者作为财务部门的一部分;一些高校还未有配备专门的审计人员。如此一来,必然会对高校内部审计趋利性造成不利影响。另外,审计人员作为审计客体中的一部分,难以摆脱职权、利益方面的束缚,使得极易产生审计风险。2)高校内部审计要求、范围不断提高与扩大。伴随我国社会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逐步重视,致使对内部审计提供了越来越严苛的要求。高校内部审计范围已然由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扩大至科研经费审签、师资培养审计、工程建设审计等多个方面。然而现阶段高校内部审计人员不足、任务繁重等问题依旧未得到有效解决,使得极易产生审计风险。3)审计人员专业素质偏低。近些年,高校内部审计人员队伍建设收获了一定成效,审计人员结构得以逐步优化。然而,大多数审计人员均为财务出身,而鲜有法律、管理、工程等专业出身的,高校内部审计极为缺乏复合型审计人员。再加上一些审计人员知识更新滞后,专业素质难以满足相关设计项目要求;一些审计人员不具备良好的审计风险意识等,审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不仅不利于审计的发展,还影响着审计风险的产生。

](http://www.lw54.com/d/file/p/20240416/795610f50fc3d5810d5120bd596d0a3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