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音乐 > 正文

音乐教育论文【集锦15篇】(第21页)

本文共计4526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51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三、音乐传承与教育的关联性以及通过教育更好地传承音乐的措施

  (一)音乐传承与音乐教育具有相互关联性

  音乐传承与音乐教育是相互关联的、相互影响的,对音乐的传承中离不开音乐教育的影子,需要通过音乐教育才能更好地完成对音乐的传承;同时,音乐的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使民族的音乐能够得以传承和发扬。

  (二)通过教育更好地传承音乐的措施

  第一,完善对于音乐教材的建设。教育一个很重要的设施和工具就是教材,教材就如同是音乐传承的文字范本,有了教材,才可能顺利地完成对音乐的学习,教材的重要性要求其必须具有完整性、科学性和时代创新性;应该加强对音乐教材的体系化建设,建设一个更加科学、完整的时代化教材有利于促进音乐的传承和发展。第二,优化音乐课程。对于音乐的教育和传承应该是一种基于音乐历史基础之上的广泛性创新和优化;现在的音乐教育更应该加强对音乐课程的优化整合,通过优化音乐课程以使得音乐教育更加游刃有余,更加合理有序,有利于促进对音乐的传承和发扬。第三,实行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在音乐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实行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比如:观看音乐视频、播放经典音乐教学音频、学生音乐知识竞赛、学生音乐理论演讲、音乐表演小舞台等等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四、结语

  音乐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生不息的历史印记和富有民族特色的情感灵魂;对于音乐,应该用心去体会和感受、用行动去切实地保护,对于音乐的传承,离不开音乐的教育,音乐传承和音乐教育是不可分割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应认真体会音乐传承与音乐教育的关系,找出两者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影响,促进音乐教育和音乐传承的发展。

  作者:刘发莹 单位:邵阳学院音乐系

  参考文献:

  [1]冯光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J].中国音乐,20xx(1):20~22.

  [2]范立芝.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xx,35(6):140~143.

音乐教育论文13

  一、我国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现状

  1.音乐艺术社团蓬勃兴起

  近年来,随着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日渐丰富,音乐艺术社团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许多高校都有相当数量的音乐艺术社团,大学生作为音乐艺术社团的主人,自发地组织、参与各种音乐艺术活动。但是由于高校公共音乐教育起步时间较晚,即使是在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方面,离学生的实际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这就需要高等学校认清形势,正视大部分学生喜爱音乐艺术的这样一种现实,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改进公共音乐教育,为大学生音乐艺术社团活动提供必要的指导,同时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

  2.高校公共音乐教育课程的开设情况

  据调查,目前我国近80%的高校开设有公共音乐教育或相关课程,大部分高校是把其作为选修课来开设的,课程资源丰富、内容多样,这为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长足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然而,公共音乐教育课程一般是每学期只有30个学时,难以形成完整的、合理的、渐进的学习体系,致使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公共音乐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学习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譬如重流行歌曲演唱、轻声乐基本训练,重声乐课程、轻器乐课程,重实践课程、轻理论课程等。另外,有些教材不符合课程要求,只注重对审美的阐述,缺乏识谱、试唱等方面音乐技能的练习,另有一些教材比专业音乐教育用的教材还难以理解,甚至有的音乐教师一味向学生推销自己参编的教材。

  3.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师资状况堪忧

  据相关调查显示,全国只有65%的高校拥有自己的专职音乐教师。其余开设相关课程的高校或是从专业音乐学院聘请兼职教师,或是在校内师资队伍中选择具备一定音乐素养的教师,以满足教学需要。但是无论是专职还是兼职教师队伍,都存在着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年轻教师占多数,学历层次高、职称层次低,教学经验不足,又很少有机会接受在职培训;年龄偏大的教师职称层次高、学历层次低,以至于缺少学科带头人,难以组织起合理的教育科研梯队。问题还在于,部分教师在开展公共音乐教育时,由于教育观念陈旧,其自身对公共音乐教育的重大意义的认识也还很不到位,误认为音乐艺术教育就是简单地听歌、唱歌、演奏,外加一些文艺汇演、比赛活动等。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