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音乐教育论文(第10页)
本文共计4102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7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二)对多元文化音乐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作用
高校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意义还体现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符合当前音乐多元文化交流和融合的趋势。随着世界经济文化的全球化,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音乐逐步走向音乐大潮为人们所注意,人们开始将目光转移到不同的音乐文化上来,全面了发展和学习了不同的音乐文化。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符合音乐的发展方向,更大的程度上推动了多元文化的融合和渗透,同时也为多元文化提供了音乐人才。
(三)培养大学生看待民族差异性的正确方式
多元文化音乐作为一种积极文化开展在高校音乐教育中是一个非常开明而且正确的教学方式。打破了一枝独秀的文化格局,而且突破性的打破了文化的国界和民族的限制。使多种积极文化思想互相融合,渗透,开阔了大学生的文化眼界,提高了大学课堂的课堂效率。从而进一步地帮助学生正确看待文化差异带来的'文化冲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本族文化的热爱和进一步地认可。也帮助学生更好地接纳异国文化。使学生客观的平等的看待民族的差异性,培养了大学生尊重、理解和包容的品质。
(四)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提高了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在我们国家的高等学校之中,高等学校的大学生来自世界上各个不同的地方各地,他们有着谁与谁也不相同的思想。各地区的文化背景、思想观念、风土人情以及教育基础的不同导致他们对文化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他们有着不同的审美情趣。只有在高等学校中开展多元音乐文化教育,才可以使我们的国家以及我们国家的各个民族的文化在他们身上相互碰撞和融合的同时,既能保持独立,又可以相互包容,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四、我们国家高等教育学校中实行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现状
(一)重视科学文化教育,忽视素质文化教育
我国人口非常的多,也正是因为我们国家的人的数量是非常的大的所以竞争压力也相对于西方国家来说大很多。他们认为我们学生只要学好该学的科学文化知识就够了,没有必要学习所谓的音乐,美术等素质教育内容。因此,长久以来,音乐文化教育都没有得到很好地发展。
(二)过度重视音乐技能的培养,忽视了人文的教育
相比西方国家来说,就高校音乐文化教育而言,我国的高校音乐教育课虽然开展了对各民族和国家音乐的接触,了解异国的文化。光我国就有56个民族,但是我们学习的却是微乎其微的。在我国高校的音乐教育中,过度重视音乐技能的培养,授课的重点也仅仅是让学生会唱,会发音,不跑调而已。学生在高校接触不到足够的世界民族音乐,对本民族的音乐也了解的不够深入。有些学生盲目崇拜韩国、日本的明星,认为他们的音乐是高雅的,有些学生认为只要欧洲古典音乐才是真正高雅的音乐,有些学生认为中国本土的民族音乐土气、过时。
(三)不能平衡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近几年,音乐本土化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这种呼声却存在着盲目性的隐患。许多人认为我国历史悠久,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只要学会本土文化就够了。但是,音乐作为全人类的智慧结晶,如果不能接受和理解其它民族的优秀文化,在强大的而先进的本土文化也只是空谈而已。不断地“炒旧饭”导致的结局就是止步不前,永远不能创新,不能与时代接轨,不能与世界联系。然而,相对于“本土化”来说,还有一种“崇洋媚外”的恶习也不断地流传。使我国大学生忽视了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地位。
(四)音乐教学内容相对单一
音乐是一门对学生有非常重要意义的、能够对学生的情操有陶冶作用的、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方面的能力的重要的学科。但是在我们国家高等学校的音乐教育方面的内容并不是非常的丰富,因为高等学校这方面音乐内容的缺少导致学生们的见识和音乐的素养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又因为高等学校中的音乐教学内容多为我们国家本土的内容,因此也导致学生对外国的优秀的、吸引人的音乐的一种鉴赏能力的低下。
五、我们国家高等教育学校中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转变保守封建思想,重视音乐文化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