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实习报告 > 正文

有关工程类实习报告集合(第21页)

本文共计8561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86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钻孔桩钻孔允许误差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1

  孔径

  不小于设计孔径

  2

  孔深

  不小于设计孔深

  3

  孔位中心偏心

  le;50mm

  4

  倾斜度

  le;1%孔深

  5

  浇筑混凝土前桩底沉碴厚度

  le;5cm

  2.下放钢筋笼

  1、钢筋笼利用吊机整体吊装到孔内,宜用三点起吊。第一吊点设在骨架下部,第二吊点

  设在骨架长度的中点到上三分之二之间。起吊时,先提第一吊点,使骨架稍稍提起,再与第二吊点同时起吊。随着第二吊点不断上升,慢慢放松第一吊点,直到骨架与地面垂直。

  2、吊放钢筋笼入孔后应徐徐下放,以免碰撞孔壁;下沉钢筋笼接近设计位置时,加强控制,以避免由于惯性钢筋笼下沉过深的情况发生。吊筋一端卡在最上面的箍圈上,另一端套入钢管,支撑与护筒口。

  3、下笼完成后,在孔口牢固的横杠上定位,以免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出现浮笼现象。

  四﹑混凝土浇筑

  1、导管下放完成后,导管下口至孔底的距离控制在25cm~40cm,再次检查孔底沉碴厚度,不符合要求时,采取二次换浆清孔,沉碴厚度满足要求后,及时快速灌注混凝土。

  2、首盘混凝土量必须满足水下混凝土的灌注高度高出导管底1m。

有关工程类实习报告集合(第21页) 篇15

  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即将结束,在这一个月的实习过程中,我也是收获颇多。在这,向诸位分享,也向诸位告辞。祝大家能早日步上正轨,顺利完工,升职加薪。

  首先,我还是先写下大家给我的印象吧。

  NO.1 先介绍一下李李工,综合工长,由于他是我师傅,所以容我把他放在第一位介绍。说起来我和李工还是蛮有缘的。在我第一天来实习的时候,由于大家都去吃午饭了,我过来的时候只有李工一个人在。我和李工简单地聊了一下,结果下午吴总过来的时候就把我分给李工了。和李工接触以后我发现李工是一个幽默风趣而又踏踏实实的人。凡是有关于现场的问题,李工全部都很了解,并能及时提出解决方案。指哪打哪,例无虚发,技术相当过硬,而且为人诚恳。每天最早来的总是李工,6点半起床上班无人能比,晚上也经常加班,勤劳非常,是一位相当全面而优秀的综合工长。

  NO.2 再介绍一下张张总吧,由于公司的分配,我进项目的直接联系人就是张总,不巧的是第一天来我白天并没有看见张总,直到晚上才看见张总。后来我才了解到,项目经理也许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滋润。张总给我的印象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各种出差各种跑。而且经常要安排和指导各部分工作,如果说最早上班的是李工的话,那最晚下班的绝对就是张总了。作为项目经理,张总的技术毋庸置疑,安排工作条理清晰,是不可多得的项目经理。

  NO.3 接着介绍下和我一个办公室的吴吴总吧,初来乍到又恰逢张总不在,于是就只能由吴总来给我分派任务了。初见吴总,感觉他是个挺严肃的人,但是后来一步步接触了解,我才发现吴总也是个和善幽默的人,能和我们打成一片,玩在一块的也只有吴总了。而且平时李工不在时,我自己如果遇到问题无法解决,也经常咨询吴总,虽然吴总的职务是管材料的,但他也对这个工程各个部分了如指掌,令人钦佩。

  NO.4 下面是最后一位老总级别的王王总,之前听说王总也是新来项目上的,比我也就多来没多少时间,我也一直很好奇王总是个什么样的人。后来吃饭的时候和他谈过一次话,谈论了如何在项目上发展的问题,感觉他说的非常有道理,给我的启发与借鉴很大,感触很深。就像一个前辈在给我指明道路,告诉我前路的曲折与各种问题,提醒我怎么去解决,在这表示对王总的感谢。

  NO.5 说完老总级别的我再说说我接触的最多的杨*杨姐吧,由于刚好分在一个办公室,而且她也不是老总,我们之间的谈话无疑相对肆无忌惮了。杨姐是一个热爱生活,天性乐观的人。虽然工作上有很多事情要她操心,甚至烦心,但她总能快速变回那个快乐的杨姐,以积极乐观的眼光看待各种为题。作为一个“老库管”,她总能有效解决各种材料上的问题,工作能力很强,具体强到什么程度呢,我猜强到了公司不愿意放人的程度。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