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论文15篇[优选](第6页)
本文共计3195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7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二、班级管理民主化,体现公正平等
作为班主任,不能用自己的年轻气盛去压制学生,要给学生平等的机会,否则就无法成为其成长的引导者和鼓励者,甚至成为其成长的障碍。在班级管理中,笔者便结合目前班级的实际情况,大力推行班级民主管理。首先,确立班级管理的中心任务,即创班级特色,营造一个温馨的班级。围绕这一中心任务,展开班级管理中的一切活动,营造一个极具文化氛围的班级环境,创班级特色,进行民主化管理。其次,班级管理必做两件事:一是班主任与学生的保密工作。在处理班级内部发生的事件时,在调查取证中对主动提供信息的学生,要做到绝对保密,让当事人自己承认错误,不人为举例,否则将破坏同学关系,直接影响班级内部团结,增加班主任的管理难度;二是有错必纠,有应必做。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教师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一旦学生指出,教师应立即纠正,为学生做出榜样。答应学生的事,无论如何都要做到,否则便失信于学生,班级的民主管理也可能无法推行。
三、班级管理工作反思要常态化
班级管理工作反思分两方面:一是学生方面。学生要在每学期期中、期末后写反思材料,包括前段学习、行为、生活等各方面和对其他同学各方面的检举。教师仔细阅读了解了每个学生各方面情况后,找个别学生谈心,并督促其进行自我批评,促使学生纠错改正,提升素质。二是教师方面。教师要反思自己的班级管理工作,写材料进行总结与自我批评,并与学生交流,以提升管理能力。新课程改革需要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班主任教师平时应养成反思班级管理工作的习惯,这不仅能提高自身的修养,而且可以深入班级管理,促成自身劳动的科学化,提高管理效率,从而减少实践的盲目性,真正做到“减负增效”。总之,正如杜威所说,并不是一切经验都具有教育的意义,特别是道德教育的意义。经验需要不断地被反思并用来指导日常的教学行为。在对经验的反思过程中,教育工作者最终会明白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班级管理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存在于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中,尽心做好每一件事,持之以恒,优良班风就会逐渐形成。
参考文献:
[1]孙学策.教育教学中师德修养案例研究[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xx.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3]莫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班级管理论文5
小学班级管理是一项繁琐又富有挑战的工作。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德、智、体、美诸多方面发展的指导者。通过组建班委,培养优秀的班干部,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对于长期发展的班集体来说,对学生各项习惯进行量化记录和统计数据,更能让班级数据化、科学化。
一、小学班级管理要有“心”
小学生管理中,班主任除了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外,更多情况下,教师对孩子要有“爱心”、“责任心”、“耐心”、“细心”等。当今小学生接受的信息量增加,赋予他们更多个性化。小社会似的班级充满了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发生思想碰撞,这些更多需要班主任及任课老师通力合作。班级管理每天面对的问题就是行为常规,每日常规的情况记录和分析尤为重要,因此对每位学生进行量化记录和统计数据是一种较好方法。
二、班级量化记录措施办法
班主任为了比较直接全面地了解班级情况,量化班级学生情况,可根据班级人数,确定几人为一小组。每一小组选举一个组长,负责自己组的组员各项常规考核。每个小组长发放《小组长手册》,其中量化项目具体有早读、两操、佩戴、记录、卫生、作业等多方面内容。各小组长主要负责课堂纪律和作业数据汇总。班委会里面挑选出早读、佩戴、卫生等方面的负责人统计相应内容,并把分数汇报给小组长记录。每日一张表格(学生常规考核登记表),每周一张表格(一周学生常规考核汇总表),每周一次总结。次周安排召开专题主题班队,表扬并总结过去一周的班级情况。

](http://www.lw54.com/d/file/p/20240416/795610f50fc3d5810d5120bd596d0a3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