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审计经典论文15篇(推荐)(第23页)
本文共计4496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50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二、从高校内部审计角度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给予高校支出管理具体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在此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具体内容如下:
(1)在各项活动开展中需以风险为导向,以提升高校支出管理水平为主要目的,要求审计人员在依据制度进行审计的同时能灵活运用多种审计技术,创新、针对、高效,充分性、冗余性开展各项审计工作,明确支出制度制定的初衷在严格执行的同时也应进行实质风险的防控,不仅仅是注重经济事项的形式合规更应重视实质合规。此外,在财务支出制度中不仅仅是文字表述,还应对必要的刻画流程、关键风险点进行标识,以防止部分经费使用者无法明确支出的关键风险点,未能将制度贯彻落实或是递交的材料不足需反复补充,进而增加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降低管理效率,无法对支出管理进行有效的控制。
(2)支出审计开展时对所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总结,明确责任,理清审计中经费审批人以及经费使用人对支出制度不理解的地方,不仅仅是将制度在程序上发布还应对经费使用者进行专门的培训,联合财务部门开展讲座,使其学习每一条支出制度,确保其已掌握相关知识,如明确经济事项开展过程中将关键支出凭证及时收集,保证新制度的贯彻落实;与被审计人员沟通时应将制定的制度准确传达,在征求被审计人意见的过程中,通过有效沟通,将制度要求进行传达。
(3)咨询职能是审计人员基本的职能之一,与财务人员交流时审计人员需普及其支出制度建设的初衷,使财务人员与业务人员进行衔接时能够明确经济事项活动开展所需的各方面材料凭证,报账软件可在一定程度上将人工记账的风险降低,但随着业务的拓展,高校资金规模逐渐扩大,仅靠报账软件无法承担活动本身的风险,需要业务人员在明确支出制度的基础上在活动中严格执行;而财务人员不仅仅核实合同中的付款条款,还应对业务人员开展的活动实际情况进行核实,将两方面结合审核才能达到支出控制的目的。因此,支出管理控制信息化水平的提高需要财务、业务双方在信息化建设上进行高度的融合,提升其在衔接上的信息化程度,进而促使支出管理控制与业务融合形成一种信息化管理的方式,减少人工控制的风险,在提高支出管理效率的同时提升防范风险的水平。总而言之,支出管理要提高控制的成效应以风险为基础,提高内部管理水平为主要目的,将高校内部审计的制度与实际活动双方面结合进行审计,加强审计人员工作各项工作职能,定期对经费使用者、财务人员、业务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确保制度的贯彻落实,有效提高支出管理控制的成效。
内部控制审计经典论文14
在计算机应用互联网金融的环境下,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和问题正在逐渐加大,在此背景下,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和审计就成为了日益频繁的话题。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对于企业的健康发展作用甚大,但我国企业目前在实行内部控制审计时还存在重视不足、缺乏独立性、员工专业素质低和控制范围过窄等问题,为了更好地适应互联网金融环境,企业应加强内部环境建设、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加强企业控制活动、提高对内控审计的重视度、加强员工的专业能力以及建立良好内控审计的体制等。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冲击着无数的传统行业,使它们在企业运行和企业管理上都表现出了很大的不适应。随着网络科技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也逐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新的金融形式,它在便捷了传统金融交流的同时,也给企业安全带来了更大挑战。虽然企业在进行互联网金融活动时会面临更大的风险,但互联网金融已经显现出主导金融行业未来发展的苗头,如果一味排斥互联网金融,最终还是会被淘汰。所以,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做好内部控制及审计工作是企业的重点研究方向。
一、互联网金融与内部控制审计的概述
(一)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在大数据和云计算上的优势是传统金融无法企及的,互联网金融是将互联网技术和金融功能有机结合后的产品。互联网金融是基于网络平台的金融市场、服务、组织、产品以及监管体系,并且它具有普惠金融、平台金融、信息金融和碎片金融的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