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育毕业论文 > 正文

教育论文范例15篇(第16页)

138 次下载 25 页 44648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五)封闭心理

  现在的中学都以中考和高考为总目标,然而能升到高一级学校学习的同学只是一部分。加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导致他们对求学的动力不足,于是学校的要求与个人的志向格格不入。有些学生,生活不拘小节,学习每况愈下,他们解决问题、思考问题主要采用自我消解法,认为自己已长成大人,不愿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学习好的同学、老师和家长,不参加集体活动,不与学生交流,课堂不发言,课外不活动;遇事总是藏着掖着,独自反复捉摸;对周围的事物漠不关心,外部表现就是沉默寡言、闷闷不乐,从而担忧、苦闷、消沉甚至不合群、学习的潜力无从发挥。

  (六)自卑心理

  这种心理主要存在于困难家庭和单亲家庭的学生。这类学生一般都是经济条件比较差、伙食水平不高、穿着不如别人、消费不敢大手大脚、日用品档次赶不上别人。单亲家庭的孩子来自父母亲的问候和关心不完整、不经常。他们总是担心被别人瞧不起,生怕自己的不足和缺点暴露出来,凡事谨小慎微、时时提防别人的讥笑和嘲讽,缺乏自信和勇气,总是保守、多疑。

  (七)焦虑心理

  在中学学习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很大,他们经受不起挫折的打击,特别在高中高手如林,学习竞争十分激烈,每一次考试,学生心情十分紧张,总担心考试会失败,失掉“尖子生”的地位,受到老师、父母的责备,同学的冷眼;中等生怕成为差生,差生怕教师抛弃,从而产生高焦虑,而一旦真的考试失败,就立即灰心丧气,情绪十分低落,“挫折感”油然而生,表现为焦虑、失意、注意力不集中,对老师和同学的言行敏感、失眠、食欲不振、神经衰弱等症状。这种现象在高三十分突出。

  二、应对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策略

  (一)仔细观察学生的心理动态

  观察应该在学生没有察觉的情况下进行,利用自己的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去感知学生的行为。在平常的教学过程、课外活动、学生交往中,甚至日常生活的所有方面,都注意观察学生的精神面貌、言谈举止、行为动作、兴趣爱好、待人接物的表现。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还应该让学生就某一件事写出评论或看法,教师选题,让学生把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写出来,老师认真阅读、分析捉摸,以此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然后采取适当的措施帮助学生调整好心理。

  (二)深入学生进行倾心谈话

  教师要善于用谈话的方式进行辅导,用转移法增强其信心,让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优势方面,发挥优势,正视不足,改掉拿自己的缺点与别人的长处比较的思维方式。谈话有经验的老师,经常通过与学生的促膝谈心,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学生的心理或思想问题。谈话可以最亲切、最直接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还可以察言观色,随机应变,发现或获得学生心理的一些重要信息,谈话过程实际上是交谈者双方之间的一种交往与认识过程,是沟通的主要方式,谈话双方的心理特征、态度、期望、动机、知觉、情绪和行为等对谈话的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三)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中学生的心理挫折大部分是来源于成绩的不理想和与同学相处不好,老师要对学生的挫折心理给予正确的指导,才能形成良好的班风,刚入学时不适应学习,有的甚至产生了厌学情绪,不思进取的表现十分突出。针对这种情况,就要用远大的理想来激励学生,并要及时的告诫学生有了远大的理想是好事,但理想与现实有很遥远的路途,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和汗水,经过恰当的教育和激励,学生抗挫折能力增强了,克服了学习中的困难,学习积极性就大大提高,成绩也将随之提高。

  (四)用爱心感化学生,促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热爱学生是形成教育艺术的基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对爱抚情感的渴求是每一个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需要。以情育人,以生为友;学生才乐意接受。教师始终要做到以微笑赢得微笑,以信任换取自信,以耐心等待成功;老师只有把爱的情感投射到学生的心田,师生间才能产生心心相印的体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学校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开展学生喜爱的社团活动,尽量让每一个学生根据兴趣和爱好参与其中,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潜移默化的学习与人交往的技巧,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展示自己的一技之长,分散和削弱消极情绪的萦绕,提升自己的性格,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豁达的处事方法。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