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毕业鉴定 > 正文

党支部的评价意见(精选34篇)(第28页)

本文共计7137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38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2、以“党建带团建”的方式,把团基层组织建设成为政治坚定、组织有力、基础牢固、充满活力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加强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开展适合青年特点的丰富有益的活动,不断增强青年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青年教师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

  3、重视对妇女工作的指导,全面提高女教工的素质,维护她们的合法权利,根据我校女教工多的实际,要继续深化“巾帼建功”活动,发挥女教工的才能。

  4、认真做好退休教师管理工作。

  四、20xx年党支部行事历

  一月份:

  1、召开支部20xx总结大会。

  2、制订20xx年支部计划。

  3、制订20xx党员年度学习规划。

  4、颁发学校20xx年度优秀共产党员奖。

  二月份:

  1、深入开展学校“名师工作室”建设,组织全体党员学习名师,争当名师。

  2、布置党员寒假自学内容。

  三月份:

  1、开展“学雷锋、见行动”活动,组织党员志愿队廉洁从教活动。

  2、参与组织“三八”妇女节活动。

  四月份:

  1、参与组织“继承革命传统,重走长征路”活动。

  2、举办“一个好班主任就是一个教育家”报告会。

  五月份:

  1、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党课活动。

  2、参与组织“五四”青年节活动。

  3、组织青年教师开展“学习先进党员活动”。

  六月份:

  1、上半年党员考核。

  2、组织校务公开活动。

  3、做好入党积极分子(邓蓉、傅强)的思想检查和帮助学习。

  七、八月份:

  1、开展建党纪念日活动。

  2、布置党员暑期自学内容。

  3、送培3名入党积极分子(黄波)。

  九月份:

  1、组织庆祝教师节活动。

  2、举办“学习杨体华同志先进事迹,今天怎样做一名党员教师”专题报告会。(党员活动日)

  十月份:

  举办“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党课活动。

  十一月份:

  开展民主评议党员活动。

  十二月份:

  1、党员民主生活会。

  2、组织校务公开活动。

  3、党员年终考核。

党支部的评价意见 篇21

  4月2日,我镇17个行政村的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全面、顺利结束,出席选举大会的党员559人,占应出席选举党员643人的87%,共选举出支委59人,其中大专文化的9人(在读4人)、高中文化37人、初中文化10人、女支委8人(上一届支委75人、女支委5人,平均年龄54岁)、平均年龄为46.4岁,比上届年轻7.6岁,新当选的村党支部书记平均年龄45岁,大专文化7(在读2人)人,高中文化10人(上届书记平均年龄51岁,大专文化5人、小学1人、初中2人、高中9人),达到了三个80%的要求。这次村党支部换届是在我镇稳步实施行政村规模调整后又一次扎实、有效、平稳的重要工作,新当选的17个支部书记留任15人,留任率达到88%。我们的做法:

  ㈠明确责任强推进。

  全县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会议后,我镇党委迅速行动,于2月28日召开了由村两委、镇干部参加的换届选举动员大会,动员会议后马上组织了业务骨干进行系统培训,周密部署我镇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各项工作。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一办三组,负责具体工作;17个行政村分成4片,由各片分管领导负责,以片为一个指导组具体抓落实,在整个换届选举工作中,镇党委着眼于教育,立足于宣传,注重于引导,始终把宣传发动群众,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整个选举工作过程。通过召开动员大会、发放宣传资料、利用村村通、张贴标语等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两推一选”的目的、意义、原则、程序和方法,利用村务公开栏公布村党支部成员职数、任职条件和党员基本情况,动员广大党员、村民积极参与这项工作。为了确保换届形成风清气正的环境,在深入开展“讲党性、守纪律、要和谐、促发展”教育活动的同时,将选举纪律张贴在公开栏,接收党员、群众的监督。

  ㈡发扬民主抓推荐。

  根据镇党委统一部署,各行政村于3月27日、28日进行了各村支委会组成人员推荐,全镇参加“两推”的党员432人、村民代表571人。镇党委在“两推”中紧紧把握政策,把民主推荐的人选作为确定候选人的重要参考依据,在认真广泛地听取广大党员群众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进行全面考察,确定新一届支部班子预备候选人,并进行公示,把好支委人选关、素质关。为了稳定考察人选落选人、预备人选落选人的思想工作,我镇对上述人员都进行了细致、耐心的交流沟通,解除了他们的思想顾虑。考察人选公示期间,我镇没有出现一例针对考察人选的举报和信访。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