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工商管理 > 正文

健康管理论文(第22页)

本文共计4245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2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4构建大学生网络化咨询平台,便捷疏导干预机制

  心理咨询是调节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环节.不愿意进行心理咨询也是造成很多大学生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认为承认自己患有心理疾病是一件很伤自尊的事情,所以构建大学生网络化咨询平台可以很好应对这一难题.公开化的、匿名性的网络平台可以使学生在患有心理疾病初期就得到很好的调节和疏导,避免心理疾病的恶化,因为网络化咨询平台能有效保护学生的隐私和自尊,弥补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碍于和教师直接面对面的表达所思所想的现象[5].因此,在高校学生管理机制建设中,教师要加强对大学生网络化咨询平台的构建,提供更加便捷的心理疏导渠道,及时干预学生的心理变化.同时,网络咨询平台能提供全天在线的心理咨询服务,以便能及时化解学生的心理障碍,防止心理问题的拖延和恶化.

  综上所述,高校学生管理需要从内到外的全面配合,在实施以制度规范学生言行举止的同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使能自觉遵规守纪.从“心”出发,将强硬的学生管理机制充分融入人性化的柔性管理理念,充分体现学生管理的本质,有效实现学生管理保障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夏建华,向瑞伦.高校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探讨[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03).

  〔2〕杜晓达,吴云志.高校辅导员应对突发事件的策略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04).

  〔3〕吴桂敏.高校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理性思考[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7(03).

  〔4〕谢智勇.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验式教学实验探索[J].职业教育,20xx(02).

  〔5〕杨蕾.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特征及健康教育对策[J].陕西教育(高教版),20xx(10).

健康管理论文(第22页)15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以生为本逐渐成为班主任各项管理工作开展的基本原则,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班主任管理工作就成为广大教师高度重视的课题。基于此,本研究基于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实际情况与小学生认知能力,提出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管理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以来,因为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暴力、自杀以及他杀的事件越来越多,有关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逐渐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处在该种形势下,越来越多的专家与教授开始进行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并且提倡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小学阶段作为教学的启蒙阶段,小学生能否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关系到其未来的发展[1]。班主任与小学生接触频繁,与学生之间的相处最多,其无疑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人选。所以,如何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就成为广大小学班主任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1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发挥提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以及加强班级凝聚力的效果,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传统的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主要是以班主任为主体,学生只是听从教师的指令并将其付诸于实践,师生关系处于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尽管传统的师生关系也有一定的优势,然而相应的弊端也是极为显著的,班主任管理工作倾向于强制,完全忽略了民主,过于重视循规蹈矩,忽略了探索与创新,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的发展。基于此,就需要广大班主任积极转变自身的观念,真正将学生作为各项班级活动开展的主体,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应当扮演倾听者、协助者的角色,其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与学,而是以亦师亦友的身份相处[2]。具体来说,小学班主任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应当以朋友的身份来与学生相处,使得学生愿意主动向班主任倾诉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然后班主任基于学生朋友的角度、心态来进行疏导,给予学生贴心的指导。长此以往,师生之间能够逐渐形成和谐、融洽、民主的关系,相互之间的交流、互动也会更为密切,心理健康教育自然能够更好的'开展。众所周知,小学生本身的天性较为活泼,同时家长对于学生往往过于溺爱,再加上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大部分小学生都会存在破坏行为、说谎行为以及攻击行为等,当教师在面临上述情况的时候,并不是急于进行批评,而是应当耐心、冷静、从容的应对,用朋友的身份去进行引导,让学生明白自己的错误。而当学生改正以后,教师则应当给予及时的鼓励,使得学生能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怀、关心,进一步拉近师生关系。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