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文献格式(通用8篇)(第5页)
本文共计1517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51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四、开题论证的方法以综合评价为主:一是课题单位的自我论证评价;二是同行的论证评价;三是科研管理部门的论证评价。
由预审、初审、学术评审、综合评审四个阶段组成。
预审与初审可在开题前后的时间里进行。
重点侧重在课题选择和课题计划的制订上。
学术评审与综合评审要贯穿于课题研究的全过程,重点放在计划实施与成果的预期鉴定上。
五、开题报告的写作
(一)开题报告的组成。
三个主要部分:前言、正文和结语;三个次要部分:标题、署名、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
(二)开题报告的结构与写法。
1、课题名称。
题目必须与内容一致。
确切、中肯、具体、鲜明、简练、醒目。
开题报告一般不使用副标题。
2、署名。
在题目的下面,必须签署课题研究单位,一般不写撰写者姓名。
署名的目的是表示对开题报告负责。
3、开题报告可以不写内容摘要和关键词。
4、前言。
前言是开题报告的序言。
前言部分一般都应说清楚课题选题、立项、批准的过程,以及开题前的准备、开题缘由、开题意义,开题前所进行的调查情况所做的工作等。
要力求简明扼要,直截了当,并实事求是,要开门见山、直入主题。
不要面面俱到,不着边际,文不对题;或一步登天,言尽意止,不留余地。
5、正文。
开题报告的正文部分占报告的主要篇幅,它是报告的主体。
正文部分必须对再次论证的内容进行全面的阐述和论证,包括研究前的观察、测试、调查、分析、学习,材料形成的观点和理论。
如调查的问题、现状和实质,产生问题的原因及其发展趋势。
正文部分是开题报告的关键部分,它体现了课题组的水平,同时也可以看出今后课题研究的状态和水平。
撰写开题报告的正文部分,同样要掌握充分占有材料,要认真对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整理,经过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组织,最后得出正确的观点。
可采用图表来集中反映数据,要注意少而精,数据必须准确无误。
正文部分要层次清楚,观点鲜明,逻辑性强,大标题涵盖小标题,小标题服务于到标题,标题统帅内容,内容说明标题。
(1)课题、问题的提出?
a、提出和研究的背景:现实背景、历史背景。
b、提出和研究的依据:政策依据;理论依据;实践依据。
c、问题的研究现状:国内的、国外的,省市县内外的研究的,单位研究现状及问题点评,已取得了哪些成果?已进行了那些研究?
d、问题研究的价值: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应用价值;科学价值;改革价值。
对解决教育实际问题(包括对本校、本地区的教育工作实际存在的问题)或回答教育理论问题有什么意义?对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会有什么贡献?
e、问题研究的意义:现实意义;历史意义;实践意义;方法论意义。
以上几点要求做到:少而精;针对问题;能指导操作;表述简明、准确,有具体贯彻要点,涵盖子课题,能理解把握。
(2)课题的界定:对课题题目的界定;对条件词、关键词的界定,包括内涵与外延。
(3)改革的主张、研究设计。
a、研究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可以是哲学的、政治理论的,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发展规划,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
b、研究的具体目标。
总目标、分目标,目标要实在,要可行,和内容。
课题研究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就是本课题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即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定位,确定目标时要紧扣课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
相对于目的和指导思想而言,研究目标是比较具体的,不能笼统地讲,必须清楚地写出来。
只有目标明确而具体,才能知道工作的具体方向是什么,才知道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思路就不会被各种因素所干扰。
c、研究的具体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