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建筑学论文 > 正文

施工项目管理论文合集[15篇](第22页)

85 次下载 27 页 46626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三)加强过程控制是保证竣工资料真实有效的手段。工程项目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工程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要切实负起责任,做到工程建设与资料整理同步进行,避免施工与资料整理两张皮,切忌先完成施工任务,而后补资料的现象发生。负有管理职责的档案资料管理人员要经常深入施工现场,对各施工单位的资料的同步性、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规范性进行检查。

  总之,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对于一个工程建设项目而言是极其重要的,项目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质量的优劣以及效益的高低,作为一个项目管理者,要搞好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控制必须明确其相应的职责,要严格按规范管理,严格实行奖惩制度,严格检查检测手段,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工程项目管理”的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刘钟莹.建设工程施工管理.东南大学出版社.

  [2]赵志缙,应惠清.建筑施工.同济大学出版社.

施工项目管理论文13

  摘要:当前,我国现代大型建设项目也逐渐增多,建筑难度系数也逐渐增加,但传统的建筑方法、沟通方式、信息管理,已不符合当前建筑业主流发展方向。BIM技术在这一背景下孕育而生,BIM技术作为一项新兴技术,能够将工程项目各阶段问题整合处理,促使各个主体相互配合,在工程施工、造价、项目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我国建筑业施工、造价、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应用BIM技术对整个建筑项目实施精细造价管理。

  关键词:BIM技术;施工;造价;项目管理

  doi:10.3969/j.issn.1006-8554.20xx.12.204

  0引言

  建筑业是我国经济重要产业,每年所完成的工程总量排名世界前列,但与其他行业相比,建筑产出效率低下。有关数据显示,在过去40年时间里,我国建筑业生产效率下滑了10%。而建筑业项目管理低下的主要原因是信息量大、信息沟通困难等。想要提升建筑业整体效率,就必须对整个建设工程生命周期实施全方位管理,这恰好推动了BIM技术的诞生。BIM是一种生产工具,相关人员以建筑数据为基础,利用BIM技术,在项目工程的施工、造价、管理各阶段发挥着关键作用。

  1我国建筑施工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工程信息分享与配合问题

  目前,我国工程造价管理配合部门较多,各个部门规定不统一,相互间缺少沟通,受到技术方面的限制,造价人员给出的项目成本预估,还无法和其他部门人员分享。例如在实施三算比较时,需要将设计预算、施工图预算、完工预算三个阶段的数据进行比较,但传统的交流方式很难体现数据价值,并容易受到人为因素影响而出错,进而降低工作效率。

  1.2工程造价滞后性显著

  当前,我国造价管理是采取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方式,各个地区的社会成本价格是根据当地工程估算,并进行分阶段市场价格调整,同时依照月季度分发指导价格,不定时地发布指导性整体系数,以此来确定工程造价。而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往往又受到当地材料、型号、价格浮动的影响,很难在限定时间内给出准确估算,进而影响建筑工程有效开展。

  1.3区域化问题

  鉴于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自然环境也存在极大的差异化,各省市都需要结合自身情况确定不同的定额,工程估算规则也不尽相同,所以建筑业价格估算也呈现区域化。这使得某一地区造价员,对当地物料造价较为了解,但是,一旦造价员更换工作岗位,一切造价体系都要重新开始。因而,造价人员不定期的流动,也会对工程开展造成直接影响。

  1.4工程缺乏精细化管理

  工程精细化管理的重点在于,最大限度地使用已有资源,将其利用于整个建筑工程中。当前,我国建筑业始终存在粗放式经营的问题,这种经营方式欠缺合理的运行体制,许多企业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忽略了对建筑各环节的精细管理,导致预算过高的情况出现。唯有将精细化管理的精神,贯彻于整个工程生产阶段,加强对成本预算和其他环节的控制,才能将工程利益最大化。

  2BIM技术在建筑施工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2.1实现施工造价数据的分享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