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毕业赠言 > 正文

2023给母校的毕业赠言(精选25篇)(第20页)

本文共计4535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52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6.百余年风雨沧桑,培育出万千栋梁,感谢你——我的母校,给了我知识和力量,祝福你永铸辉煌!

  7.少时的天真,年轻时的浪漫,青春时的时光,我永远忘不了母校的这个特别的日子。祝母校生日快乐!

  8.顾往昔,一百零五载底蕴谁与争锋;看今朝,数十万理工人风流创伟业;展未来,学子辉煌母校荣光举世望!

  9.将鲜花献给您,将掌声送给您;让我们追随您,使成功属于您。热烈祝贺我校升格为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0.虽然,我们会从这金色的童年走向广阔的世界,驶向博大的海洋,但是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神圣的地方——母校。

  11.百年一中育数代贤才,喜今朝桃芳李艳频让宁江添秀色;校本理念开千秋伟业,待明日俊采星驰再为华夏创辉煌。

  12.金秋时节,丹桂飘香。欣闻母校10周年校庆,怀着喜悦的心情,写下用这贺词,以表达我们对母校由衷的祝贺!

  13.今日赶上母校十周年校庆,在此送上我真挚的祝福,望母校的办学质量更上一层楼,满园桃李越来越多,成功之士越来越强。

  14.六十岁的华理仍然朝气蓬勃,六十岁的华理依旧神采飞扬,六十岁的华理是我们心中最温暖的记忆。华理六十年,因您而感动。

  15.一片树叶,一只小鸟,都是校园中最美丽的风景,记录着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我爱这个“家”,我会常回“家”看看。

  16.我的小学母校,培养出多少杰出才子,如今到十周校庆之日,总有众多能人出现在校门,为学校庆祝欢呼,这培养自己的母校祝福。

  17.辛勤园丁挥洒十年汗水,莘莘学子必将展翅高飞;优美校园铸就十年辉煌,崭新校园再耀无限光辉,祝教育十年华诞再创新高!

  18.小时候,母校是我们眼中的一个纯情的乐园;长大后,母校是我们人生的一座青春的殿堂;老去时,母校或许是我们心中的一道永远的风景。

  19.在学校这三年中,我们感受到了温暖,得到了学校给我们的爱。我祝愿学校,能够越办越好,也能够给我们的后辈带来更好的生活。

  20.一片培育绿芽的沃土,一个让莘莘学子引以为豪的学院,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十周年校庆。十,是一个时代的结束,更是一个崭新的开始。

  21.很想念在学校那艰苦而愉快的岁月,很怀念在学校那六年的美好时光,感谢学校老师的培养!感谢学校的谆谆教诲!祝学校更加美好!

  22.在母校生活,学习了三年,你就像我的另一个家,给我家一般的温暖,我真心的祝母校越办越好,培养出一个又一个,一批又一批的人才!

  23.忆往昔,博学石旁,母校的一草一木,老师的一颦一笑,仍记忆犹新。在那绿色的校园里,我们手握春光烂漫的年华,编织着人生的七彩之梦。

  24.这是个被称作家的地方;这是个用银杏叶编制梦想的地方;这是个载着我们驶向彼岸的地方,这里是附中。附中,愿你的明天更加辉煌!更加美好!

  25.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你55岁的智者,不会拒绝一个随行的年轻人,而我,我希望陪你一路辉煌,只让我今生无憾!而你的辉煌,与时光无限延伸!

  26.值此母校建校一百周年纪念日,134班全体同学谨向母校致以最热烈的祝贺,并向全体师生员工致以亲切的问候!向参加校庆的历届校友致以亲切的问候!

  27.十年的辛勤教诲,如春风化雨,浇灌出无数璀灿艳丽之花,铺就一条希望之路,人生有几多十年,让我们为了理想共同奋斗,愿XX大学永远蒸蒸日上!

2023给母校的毕业赠言 篇21

  1、每一年,小小的方圆走出多少优秀学子;每一年,只会大厦育成几多明日栋梁。每一年,十二月,母校校庆如期而至;此时,身为十四中人的我们,都会无比激动,无比自豪!

  2、我会继续努力读书的母校永远在我心里!

  3、母校,伴着我走过六年的春夏秋冬;母校,载着我驶向知识的海洋;母校,启迪我扬起远航的船帆;母校,为我把脚下的道路铺向未来!

  4、母校虽然不是最伟大的,但是,母校却是这样培养出一颗颗夺目的花朵,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5、让我最快乐的地方是母校,让我丰富了知识的地方就是母校,相信每一位度过这个小学的同学,都是会有一个美好的童年。

  6、再见了,亲爱的母校。我忘不了您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此时,正值春夏之交,花儿开得艳呢!红橙白粉,就像粗心的小弟不小心打翻了染料瓶。有的红,红得像鲜嫩的瓜瓤;有的橙,仿佛要与西下的夕阳媲美;有的白,白得像叔叔们弹的新棉被;有的粉,粉得像华丽的公主裙。这一切的一切,与学校里拔地而起的教学楼交相辉映,美不胜收!而同学们,就在您美丽的身躯中认真的学习。听,那远处传来的朗朗读书声,是多么动听,多么美妙!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