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间美术的传统和发展(第2页)
本文共计284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进入了科技化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审美需求日益增长。机械化的大批量无个性化的生产方式,代替了传统的家庭式的个性化的生产方式,传统的民间美术的生产方式正在逐步消失,人们的价值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都在冲击着中国民间美术的传承,很多优秀的传统工艺从此失传,许多传统的民间艺人和民间艺术品被现代所摒弃。
在这种缺乏时代经济与文化背景的情况下,民间美术变成了一种西方文化的入侵,而被艺术家与文化工作者们所重新提起。如“带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形式,很多专家对已经衰落了几十年的民间美术进行重新整理和研究,这些工作对民间美术的保护和振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的是这种不分精华与糟粕的保护方式,使我们的民间艺术并不完全代表我们民间美术的真实发展状态,甚至有些艺术工作者为了西方媒体对于“神秘东方文化”的好奇心和对它文化的观赏需求而制造了一些“伪民俗”的艺术作品混淆了媒体试听,使我国的普遍民众不能产生文化的认同感,而对民间美术的发展处于漠然状态。
三、民间美术的发展方向
各民族的艺术都属于世界艺术整体中的一部分,只有保持本民族的独特艺术特色才能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民间美术作为具有原发性与地域性的美术形态是我国本民族艺术的最佳代言人,民间美术在当代社会的发展成为我国艺术界与文化界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
在工业社会与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传统手工艺与工业社会的对应,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我们既不能放弃民间艺术形式也不能违背社会规律,试图以民间美术来代替大工业时代的产品,要使作品更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非常重要一点是必须站在现代文化的角度对传统文化做更深的研究。寻找工业文明与民间美术的互补点,工业文明带来了商品的大量生产与简单复制,而这种简单的文化形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工业文明所带来的不应该只是一种实用主义色彩的产品形式,它同时应代表一种带有审美色彩的人文精神,民间美术以其丰富的审美形态与人文精神,成为工业文明社会的有效补充,工业文明以其时代感与社会性引导民间美术的发展。两者的互补使人类文化最终向着一个更加健全完美的方向延续。民间美术发展随着历史的前进而滚动,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它,是我们前进过程中的中心课题。我们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对待和保护老祖宗留下的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使它带着古老文化的血脉不受干扰地向前发展。无论是现代的文人画或西方的人文主义作品,它们的先驱都是当地发展起来的最原始的民间美术,所以,民间美术的发展像黄河长江滚滚向前。


浅析高校建筑工程力学课程教改实践论文
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中的工程技术应用
空气污染的危害
测绘工程技术在矿山测量的应用
汽车尾气污染调查报告
浅谈银行保函
室内污染的主要来源分析-室内空气污染
有关防治汽车尾气污染的主要对策思考
中年段非连续性课堂教学探究的教育论文
关于提升农村孩子口语交际能力的语文策略的教育理论论文
教育财政投入风险控制研究论文
浅谈突出战略地位发展基础教育
论专科体育系排球考评内容的改革
优点和缺点周记
影响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要素和提升途径论文
谈小学数学教学课程内容的特点
民事诉讼法课程的教学改革
浅谈高职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
论国有保险公司战略性改革
谈高等职业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