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人力资源 > 正文

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机制论文(通用9篇)(第7页)

本文共计2863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6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4.薪酬分配制度的激励作用尚未发挥。薪酬总额控制无法与企业效益真正挂钩,员工感受不到市场竞争的压力;在员工薪酬分配公平性处理上缺乏合理系统的方法。国有企业员工对于企业的不满主要表现为内部公平性、外部竞争性和个人激励性。主要体现在对内没有回答和明晰薪酬理念;外部竞争性上工资水平与市场价位脱节。薪酬激励手段不足,激励方式不合理且缺乏系统性;以及晋升通道单一等。

  5.缺乏精神激励。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机制与外企公司还有很大差距,在员工的精神激励方面没有引起管理者的足够重视。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免费,员工的需求不仅需要在生理上、安全上得到满足,而且还要从社交、尊重、自我实现上得到满足,这三个方面体现了员工也需要精神上的激励。而国有企业领导者往往采用集权管理的方式,与员工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关系,导致与员工之间沟通不畅,不能对员工进行有效的精神激励。

  三、完善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本节拟从薪酬、声誉、晋升、文化精神和长期激励机制构建等五个方面提出一些对策思路。

  1.薪酬激励。薪酬政策的基本原则是公平、合理、具有激励作用。公平性可以分为外部、内部、个人和过程公平性四个方面。外部公平性是指同一行业同一地区或同等规模的不同企业中类似职务的报酬基本相同。内部公平性是指同一企业中,不同职务的员工所获得的报酬应正比于其各自对企业所作出的贡献。个人公平性事指员工个人将其收入与报酬的比率同他人比较,来决定自己的满意程度。过程公平性是指组织报酬体系运作的公平。报酬运作体系的公平是企业的报酬水平是否与企业的收益水平相适应。同时,应当建立竞争性的薪酬工资激励机制。国有企业要树立起创新的思想理念,打破传统的人事管理旧观念,调整工资结构,对员工实施绩效工资的竞争性激励机制。

  2.声誉激励。在管理学上,对声誉的追求相当于马斯洛所讲的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它是一种有别于物质需要的心理需要。在现实中免费,它表现为人们希望得到他人承认和尊重的强烈动机,它能激励个体通过艰苦的努力,把自己的个人能力、工作业绩充分展示出来,进而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从而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感。企业经营者作为企业的实际控制者和决策者,他们必然有一定的动力去追求个人声誉,这种需要能够有效地激发其个人潜力,即使在外部所提供的物质报酬一定的情况下,对声誉的追求也能够对经营者起到极大的激励作用。

  3.晋升激励。在传统体制下,行政晋升激励曾被作为主要的激励手段广泛使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是否仍然需要行政晋升激励呢?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在西方,也有不少杰出的优秀企业家成为政府的高官。所以,行政晋升仍然是激励国有企业经营者的一种方式。但是免费,行政晋升激励所导致的“官本位”思想,也不利于经营者成长。因此,另一种晋升激励有很现实的意义,即将优秀的经营者,提拔到更大规模的企业任经营者,或者在资产重组过程中把优质资产聚合,授予优秀经营者经营,既是对以往经营业绩和能力的肯定,又把新的重托、信任和发展机遇赋予经营者,为其施展才华和抱负提供更大的舞台。

  4.文化精神激励。搞好企业文化建设,对内能激励职工锐意进取、奋发向上,重视职业道德,改善人际关系,培养企业精神;对外有利于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声誉免费,扩大企业影响。企业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用一定的文化塑造人,企业文化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机制,只有当企业文化真正融入每个员工个人的价值观时,他们才能把企业的目标当成自己的奋斗目标。因此,用员工认可的文化来管理,可以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动力。

  5.长期激励机制。企业若想得到稳步的发展,就必然需要一支相对稳定的人才队伍,因此企业必须建立高效的长期激励机制,在这方面,国外有很多成熟的经验。例如,目前许多发达国家正在进行“为员工设立长远福利计划”的改革。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通过加强对员工的长期激励,可以刺激员工的长期行为,减少离职率,从而稳定人才队伍。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