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工商管理 > 正文

关于电子政务的论文13篇[经典](第20页)

本文共计4197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0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4.2 建立科学系统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加强电子政务的组织机构建设,建立规范的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制定严格的相关业务人员的行为规范和安全责任,确保工作人员各司其职,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安全问题。加强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意识教育,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普及信息安全知识,积极组织举办各种专题培训班,增强工作人员的信息安全意识,确保防范手段和技术措施的先进性和主动性。

  4.3 不断完善我国网络信息安全法律体系

  政府要加快网络信息安全立法工作,尽快研究出台个人隐私保护法、数据库振兴法、信息网络安全性法规、预防和打击计算机犯罪法规、网上知识产权法等网络信息安全法律。要严格执法,提高执法水平,使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走上法制轨道。

  5 结语

  总而言之,电子政务中信息安全建设与发展必须采取管理与技术相结合的策略,双管齐下,防微杜渐。同时要与时俱进,紧跟科技发展需要和电子政务工作需要,不断更新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技术和管理,政府要从国家安全和发展的大局出发,加大人财物的投入,及时解决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建设与发展的瓶颈。

  关于电子政务的论文 篇12

  1电子政务标准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1)可以达到政务业务系统之间相互联通和相互操作的要求。除了许多系统部件之间的协同工作是电子政务所涉及的内容之外,这些部件之间的操作接口同样也是电子政务所涉及的内容,由此可见,电子政务建设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如果接口标准和规范无法达成统一,则很可能对整合系统的顺利运行造成影响。因此,我国电子政务标准化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电子政务系统的相互联通和相互操作,充分保证来自不同厂商的系统能够在统一的接口标准规范下很好地协同工作。

  (2)能够推动相关技术产业化。对于电子政务相关技术的产业化而言,标准和规范工作具有非常明显的推动作用。在标准标准和规范的框架下,可以促使更多的厂商参与到市场竞争当中来,从而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基本的产业规模,使整个产业链快速闭合。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当中,可以使得产品的成本得到非常有效的控制,有助于技术产业化目标的实现。

  (3)是保护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一直以来,标准和规范是保护关键技术所有者权利的关键手段。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我国在IT产业方面的整体水平还比较低,因而通过标准化的方式来保护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在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尤为强调产品在系统中的全面应用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目前,我国许多核心技术仍然需要依靠国外,因而采用这些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够为电子政务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全面保障。

  2电子政务标准化建设的工作框架

  2.1电子政务标准化建设的技术路线方向

  以下两个方面是我国电子政务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技术路线所包含的主要内容:建立起标准规范框架,并确保其完整性。首先应该经常关注国外相关领域内的所取得的新成果,并且将我国的实际发展情况充分结合起来,努力建立起完整的通用框架体系和电子政务业务规范标准体系,为今后的相关工作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严格遵循紧密结合应用和急用先行的基本原则。我国电子政务标准化建设工作应该密切结合重大专项工程和国家级的电子政务应用示范工程,以便及时将应用成果转化为业务规范和技术规范,然后再通过实践检验使其上升为正式标准,这样的工作模式不仅能够将应用示范工程的示范效应充分发挥出来,同时能够使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得到有效缩短,从而能够更加针对性地开展标准化工作。

  2.2电子政务标准化工作框架的内容

  以下几个方面是我国电子政务标准化工作的主要内容:规范我国电子政务的总体框架。在现阶段,我国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指南和体系结构是电子政务标准化工作框架的主要内容。电子政务服务的技术标准体系。该体系的重点是使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关键技术变得越来越规范,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国家电子政务的数据格式标准系列和安全技术标准系列等等。对外服务业务规范体系。从该体系的重点来看,主要是规范对外电子政务服务系统的业务流程,并且应该在政务服务技术标准体系的基础之上,使业务的通用流程规范得到更进一步的明确,从而为外部政务服务系统之间的相互联通和相互操作提供重要支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