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与物流论文15篇(必备)(第16页)
本文共计4143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9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2.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实现物流、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资源整合和优化
电子商务的优势就在于信息资源的共享和运作方式的高效率上,交易过程虚拟化,最终的资源配置通过物流完成,实现信息流、资金流、商流的流动完成。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提高物流效率的关键,也是物流现代化的标志。
3.控制成本、整合资源和提升整体服务水平
物流企业应根据自身定位整合资源合理布局,控制成本,增加在物流现代化的系统技术、智能化、自动化技术的投入,提高核心竞争力,同时引进国际先进物流管理经验,提升整体服务水平,提高整体物流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满足电子商务物流的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需求。
4.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建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
我国物流水平的现代化程度低与国内缺乏有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高素质物流管理人才有密切关系,高端物流人才缺乏一方面引进国际水平的物流专业,同时需要加快对现代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建立物流企业内部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汪建华,郭锦墉.如何解决电子商务的物流问题[J].EC电子商务,20xx(3):68-69
[2]张文杰.电子商务下的物流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xx
[3]王建,方佳林.美、日、欧现代物流发展的比较与启示,东北亚论坛,20xx(2)
电子商务与物流论文12
摘 要
跨境电商作为一种新型的国际贸易商业活动,近些年来飞速发展。物流作为跨境电商供应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商业活动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围绕跨境电商物流的发展现状、现存的几大问题进行概括分析,并根据问题提出解决的策略。
关键词
跨境物流;政府政策;策略
一、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概述
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尽可能的把世界范围内有物流需求的货主企业和提供物流服务的物流公司联系在一起,从而促进供需双方高效达成交易的新商业模式。它精准的信息化、高度自动化、强大的智能化以及适应各种产品的柔性化等特点让它以更好的实力服务于高速发展的跨境电商。目前,我国物流主要包含邮政包裹、国际快递、专线物流、海外仓储、国内快递等五种模式。邮政包裹因价格低廉、覆盖范围广等特点成为中国跨境电商最常用的物流方式。国际快递速度较快,但价格高对于普通件来说性价比较低,使用范围较小。专线物流适用于大批量货物,而海外仓储和国内快递还尚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应用范围较小。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今天,作为供应链重要组成部分,跨境电商物流打破国与国的界限,让跨国交易变得更加方便,成为我国进出口贸易的一座重要桥梁。
二、跨境电子商务物流的现状
跨境电商发展时间尚短,跨境物流作为其附属产业,也还处于初级阶段,服务水平较为低下,缺乏高端的增值服务以及全面的服务,物流配送体系尚不完善。据相关数据表明,20xx年跨境电商交易额为5.2万亿元,跨境电商物流业产值则达到158亿美元,两者与20xx年相比,分别约增长了188%和28%。总的来说,近些年来跨境电商物流虽日益壮大,但不论是其交易额或者增速都远低于蓬勃发展的跨境电商业务。
此外,由于跨境电子商务具有国际性的特征,这使得跨境物流配送不仅仅是简单的把货物进行空间位置转移,还涉及到不同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从而为其增添了难度。跨境电商物流目前存在着众多问题,如在询问物品细节和退换货时出现语言交流不畅问题,汇率的不稳定、税收问题、丢包破损问题等等。
三、跨境电子商务物流的现存问题
1.政府职能不到位
近年来,我国政府虽出台了不少针对于跨境电商物流的扶持性政策,但其中部分政策还需进一步加强其可操作性。此外,地方性相关的政策执行不到位,存在地区差异性,且扶持力度不够。此外,国家也没有重点扶持培养、促进企业发展跨境电商物流。目前只有邮政包裹享受国家补贴,但也无法享受正常的出口退税。在立法方面,跨境电商物流相关的法律缺乏可操作性,如通关违禁物品的界限不很清晰,导致经常出现有物品堆压在海关却不予处理,而耽误了双方的利益和时间。此外,海关通关作为跨境物流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而在这方面,政府监管不到位,主动性也不够。


浅析高校建筑工程力学课程教改实践论文
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中的工程技术应用
空气污染的危害
测绘工程技术在矿山测量的应用
汽车尾气污染调查报告
浅谈银行保函
室内污染的主要来源分析-室内空气污染
有关防治汽车尾气污染的主要对策思考
中年段非连续性课堂教学探究的教育论文
关于提升农村孩子口语交际能力的语文策略的教育理论论文
教育财政投入风险控制研究论文
浅谈突出战略地位发展基础教育
论专科体育系排球考评内容的改革
优点和缺点周记
影响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要素和提升途径论文
谈小学数学教学课程内容的特点
民事诉讼法课程的教学改革
浅谈高职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
论国有保险公司战略性改革
谈高等职业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