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电子信息技术与工程管理(第2页)
43 次下载 3 页 4299 字【 字体:大 中 小 】
{4}RDF技术。语义网有一种新形式叫元数据,RDF技术具有对数据信息层次进行自动判断的功能,该技术应用于元数据中,由此可见RDF技术的重要性。例如:RDF Schema技术是RDF中的一部分,它的作用是对数据的结构明确划分,找到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使文件搜索查阅更为方便,实用性强。当工程人员需要寻找数据时,简单的RDF技术就能满足互联网操作。
{5}维护技术。语义网就是能够根据语义进行判断的智能网络,语义网在使用时应当具有一定的维护计划。为了保证系统工作的安全和正常运行,企业可根据操作规程,设计出带有一定维护功能的语义网结构。如:语义网体系结构共有七层,自下而上其各层功能逐渐增强,当某一层信息发生异常后可立即提出警告。
3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作用
计算机技术的内容非常广泛,并且已经发展到了相对成熟的阶段,硬件、软件都发生了质的飞跃,在现实工作中,只要需要数据储存管理的工作都体现在计算机系统运用中,如工程管理系统、生产系统、物资系统、营销系统等。除此之外我们可以从网上下载各种各样的软件帮助我们学习、工作。
{1}实现了技术与经济的统一。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是社会分工越来越明确,社会生产越来越精细,专业隔离越来越明显,隔行如隔山的情形越来越普遍;而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生产却越来越要求复合型的人才,即常说的T型人才。单纯的具有管理技能,或者是单纯的具有工程技术的人才,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很多企业受到传统工程管理模式的影响,许多工作人员不能将经济与技术联系起来,而且又缺乏这方面的知识,管理手段滞后于工程技术,与现在的企业建设出现了严重的不同步现象。但是,如果将计算机信息技术融入到项目之中,就可以使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在网络上交单、高效的沟通,并使技术与经济统一起来。 {2}实现数据共享。简单地说,数据共享就是让在不同地方使用不同计算机、不同软件的用户能够读取他人数据并进行各种操作运算和分析。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不同部门、不同地区间的信息交流逐步增加,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数据传输提供了保障,企业建设过程中引入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实现数据共享。实现数据共享,将大量的、无规则的、繁琐的数据和资料收集在一起,可以使更多的操作人员更充分地使用已有数据资源,减少资料收集、数据采集等重复劳动和相应费用。
{3}提高资金管理和运作水平。资金管理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的资金管理可以实现总部管理财务,计算机系统具有数据库同步与广域网通信功能,统一规划和管理资金,通过提升企业现金流的管理水平,合理的控制营运风险,提升企业整体资金的运作效率,从而不断加快企业自身的发展。
{4}实现了多项目的集中式管理。其实在目前网络环境下,企业已经可以以非常合理的成本来享受到以前其他行业的数据的实时共享完美应用,多项目集中式管理是借助现代计算机技术,通过集中式管理系统建立企业决策完善的数据体系和信息共享机制,集中式管理系统集中安装在一台服务器上,每个系统的用户通过广域网来登陆使用系统。实现共同操作同一套系统,使用和共享同一套数据库,工作人员可以在任何地点通过网络访问服务器,实现相应功能。只要保证服务器的运行稳定和定期备份,就解决了整个系统的维护问题。这也是目前综合成本最低的运行方式。
{5}实现了项目各部门间的全面协调。计算机技术的使用可以使不同组织,不同部门进行高效能的沟通。在企业或工程的正常运营中,信息量大,部门之间的交流易于造成混乱,采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信息传递环节少,质量高,成本低,具有快速、便捷和高效的优点。计算机信息系统可通过组织人员安排、规范化流程、费用进度以及查询统计等手段,实现项目的计划、组织与控制,从而使参建单位、工程建设部门和领导实时掌握项目的运行状况,控制进度、成本与质量,实现工程项目效益的最大化。
{6}提高物资控制水平。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本企业所需物资的采购、使用、储备等行为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计算机技术的使用可以随时监控物资管理的情况,对物资进行有效管理,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加速资金周转,进而促进企业盈利,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众所周知,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在很长一段时期里,我国企业的物资管理模式被深深地烙上了"计划"的印记,按产量指标粗略制定物资计划、仅向少量指定供货商采购物资、无限量加大物资库存等现象屡见不鲜。因此,采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并使其顺应现代企业的发展潮流,已经显得愈发重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