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学论文 > 正文

高中语文启发式教学的应用

27 次下载 2 页 2048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高中语文启发式教学的应用

  【摘要】

高中语文启发式教学的应用

  启发式教学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结构、知识基础等,采用各种丰富活泼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令他们主动获取知识、发散思维的双向教学法。采取启发式教学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

  高中语文 启发式

  己式教学应用

  一、启发式教学的基本思想

  当今社会需要的是有创新意识的人才。若要培养出富有创新力的人才,就必须进行创新性人才培养,就需要进行启发式教学。若要在语文课堂中充分贯彻启发式教学,以最少的教学时间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则需要教师在课前花费较多时间进行备课,在课堂上注重激活学生的思维。启发式教学要通过各种手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到高中生思维活跃、反应灵敏、乐于尝鲜等特点,根据教材内容,在灵活采用启发式教学法,使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二、启发式教学的基本应用

  1.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实际

  若要在课上成功地使用启发式教学,教师课前要进行充分备课。备课可分为以下两个步骤:

  (1)研究教材。确定教学目标

  高中教材涵盖的内容之多、范围之广可谓庞杂繁复,浩如烟海。教师要对全套教材要基本的了解,熟悉知识点的分布,掌握高中阶段各学期以及各单元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在学期初制定学期教学计划表,以便在完成教学目的任务的基础上更好地进行启发式教学。在对本学期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有了整体把握之后,在备课过程中要注重对本单元、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有更清楚的了解,将本单元的知识重点做一个较全面完整的梳理。当然,课本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多,教师不可能在短短的45分钟全部详细解说。因此,在教学目标的引导下,哪些知识点要重点强调,哪些必须反复训练,哪些只要一语带过,哪些可不必涉及,这些都需在备课过程中明确。

  (2)研究学生。划分层次

  在备课过程中,我们还需对教学主体也就是我们的学生进行详细具体的研究,脱离学生的教学是不可能成功的。同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基本相近,教师在备课中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在教学内容的讲授上,语言的运用上,教学手段的使用上都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才能有的放矢,取得最佳教学效果。一个成功的教案应顾及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一堂课要使成绩较好的学生得到提高,更要使成绩较差的学生取得进步,这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总之,备课过程要全面顾及不同层次的学生,才能为启发式教学打好基础。

  2.语文课堂贯彻启发式教学

  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离不开教师的启发引导,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将启发式教学贯彻于课堂中。

  (1)比较启发法

  将两种不同的事物放到一起进行比较,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更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在语文教学中,能够用来对比、比较的现象和事物很多。以同题材文章间的比较为例。相类似文章之间的比较就是将同种体裁、或相近题材,或语言表达风格等进行对比。通过找出共同点和异同点,提高学生的阅读认知能力。比如清朝李渔的《芙蕖》与宋朝周敦颐的《爱莲说》之间的比较。《芙蕖》重点描述的是荷花的用途,把说明、抒情、描写有机结合,但是叙述方法主要以说明为主:而《爱莲说》是使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结合叙述、抒情、议论等方法进行描写,但以抒情为重。通过比较,学生可以了解到说明文重在介绍事物特点,而抒情散文则重在借物抒情。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使用比较启发法进行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文章对比中学到更多知识点。

  (2)角色启发法

  教师可以在课上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以情景对话的方式,让学生扮演文章中的角色。这样不仅让学生体验到角色本身,为对文章的自我想象打下基础,还能让学生在愉快的教学氛围中轻松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荷花淀》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文章主旨,教师可让一位男同学扮演水生,一位女同学扮演水生嫂,再加一位同学读旁白。同学们的表演十分投入,颇具热情,把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演绎得出神入化,学生沉浸其中,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教学效果显著。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