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学论文 > 正文

政治教学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276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例题中题干就没有遵循谢军的原话,于是很容易造成断章取义。和上面提到的谢军的原话对比,试题中的观点明显失实。给考生的感觉是谢军说话很是主观和绝对,给考生一种误导。题干的不科学性,导致所设题肢也不科学,如果从新1日事物角度去考虑,给我们传递的信息是:侯逸凡年轻,棋力正长,所以就是新事物,小波尔加36岁了就是旧事物,而这样的选项作为备选答案应该是很不科学的,选项①明显题干和题肢显得很不配套,不应该在这个材料下考查这个知识点。上述分析给笔者一个启示:题干内容科学,干支关系科学,尊重事实,这是命题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真实美。

  四、导向正确,情感美

  一份理想的试卷不仅是学生知识考查的载体,获取新知的资料,也应给学生带来思维的启迪,给以成功的学习体验。不仅要考查学生知识掌握程度,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也应该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正确引导。这就需要充分考虑试题素材和题目设置的意蕴。优秀的政治试题应浸润命题者的情感,蕴藏着人文关怀,让学生在考试的过程中,可以关注现实、接触社会、体味生活,感悟道理。

  例题中,因为命题者选材上断章取义,不仅使得所选素材不科学,而且导致价值观引导失误,给学生造成一种错误的价值认知。如:谢军的观点如果从新旧事物角度去分析,就误导学生什么是新事物和旧事物,似乎给学生这样的印象,就是刚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而不是从是否符合规律和是否具有强大生命力角度去判断新旧事物;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看,个人主观色彩浓烈,显得武断、片面,没有引导学生客观地的判断是非,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

  五、立意深刻,目标美

  新课程实施以来,高考由考查学生基础知识为主转向能力为主已经成为共识。而无论是“能力”还是“素质”,都需要学以致用,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方法来解决问题,要求学生把题肢与题干的信息对照起来,才能获得正确的取舍,从而考查了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例题是观点型的选择题,不仅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而且试题也试图突出能力方面的考查,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相关知识,对谢军的话进行辨证的一分为二的分析,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虽然本题因为判断词语设计不合理,如“正确的”或者“错误的”,这样大大降低了题目的思维含量,显得肤浅,没有深度,也不能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是依然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命题者命题能力立意的意图,以及借助这个题材对考生一种价值观的引导。这给笔者一种启示:命题不仅要考查基础知识,注重知识立意,更要注重能力立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完美实现命题的目标。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