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财务管理 > 正文

审计证据的论文(精选10篇)(第5页)

82 次下载 18 页 31354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4.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现阶段,我国审计行业内复合型人才严重匮乏,加大了审计工作有效开展的难度。部分审计从业人员对审计政策、规程了解不全面,知识结构老化,无法胜任审计工作中的新兴方法。此外,有些审计人员的从业责任心不强,存在敷衍工作的现象等都会造成审计证据的不适当、不充分,进而可能导致错误的审计结论或审计意见。

  三、完善审计证据质量控制的措施

  (一)改进审计证据收集的方法

  完善审计证据的收集方法应根据审计的具体目标与审计风险点,灵活运用各种审计方法,可以广泛借助录音录像、计算机存储处理、互联网等现代多媒体工具进行审计证据的收集。具体可以从以下五方面入手:

  1.审阅法:直接向被审单位及相关部门索取有关证明资料,主要包括各类会计凭证、来往帐簿、报表和文件。审计人员对所获取的审计证据的复印件应该附上相关说明,并注明其所获取的渠道,还需要相关复核人员及被审单位相关人员签名或盖章。例如,审计人员在对或有负债进行审阅时,确定被审计单位的担保、质押情况可以到相关部门登记处查询,概因各类专利权、工业产权、商标权、房产抵押、股票质押等均须要经过相关部门处登记或备案才能生效;审计人员在执行销售与收款的审计中,必须将相关合同、收货凭证或接受劳务的凭证及发运记录、单据等一系列证据认定为销售形成债权的充要条件。

  2.盘点法:审计人员根据相关账簿记录现场对实物资产、现金、有价证券等进行逐一盘点。值得完善的一点是对实物资产盘点的方法,按照相关的会计工作规定,需要计提的各项减值准备中凡是牵扯到财产权的,如库存物品、固定资产、在建工程项目等,如果所发生减值的物件在外观表方面起了明显变化的,可以采用摄影、摄像等方式,从外观上进行证实。这种取证方法成本较低,并且具有很好的效力。

  3.函证法:是现阶段审计人员运用最多的审计程序,函证法是为证实被审单位会计记录中所载事项而向第三方发函询证的方法。但实际工作中,由于被函证人员不回复或者回复不负责任的签章;或者交易和结算存在时间差异等原因使得函证达不到预计的效果。因此审计工作人员应该当谨慎处理,在尽可能的条件下寻找出能直接反映债权债务的凭证。

  4.询问法:审计人员对相关人员进行口头询问来取得证据。这是最为便利、直接、系统的方法,但是口头证据的证明力不强。因此,在安排合理的审计成本的情况下,可将与被询问人之间的对话拍摄下来制作成视频资料,不仅更便于记录,而且能提高所取得证据的证明力。

  5.观察法:审计人员进入被审计单位后,要深入了解生产车间、建设工地、材料仓库、营销窗口等各类场所的状况,对被审计单位生产经营的运行现状、物资财产的保管使用、内部管理制度的落实等具体情况,进行直接的近距离察看,与相关审计标准和书面记载情况进行逐一的对照核实,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各类隐患。但由于被审计单位可能会对问题隐患的表象进行装饰掩盖,审计人员要更加小心谨慎,可以突击造访,或扩大实地观察的范围,借助收集书面资料以外的外部证据。

  (二)完善审计证据质量控制规范

  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质量控制基本准则》中的相关条款,并考虑到现阶段中国社会经济环境以及审计单位自身的实际情况,例如,单位规模的大小、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人员的具体组织结构等,结合不同类型的审计制定规范、具体、完整的审计证据质量控制实施办法。

  根据《审计证据质量控制实施办法》中的相关条款制定明确的监督管理规范,在审计单位中,为了保证审计证据的充分性、适当性,审计单位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内部监督管理规范,管理监督人员适时对审计人员在取证过程中执行实地监督和检查,提早发现问题,采取应对措施,与审计人员共同补救失误,提升审计证据的质量,力争把审计风险降到最低。

  (三)重视审计质量考核和责任追究

  审计单位内部应该实行考核评审制度,每年进行定期考评,组织各个审计项目中的相关工作人员,对一年内的审计项目执行情况进行互查,相互评审查看的内容主要包括审计团队(成员)工作的效率性,工作步骤的合理性,是否按照规定的审计方案内容、程序和方法收集与复核审计证据。针对不合格的审计项目严格按照审计项目质量控制责任制度的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其中不合格审计项目包括取证不充分,不客观、不属实的审计项目等。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