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德育教育中的赏识教育论文(通用10篇)(第9页)
本文共计1878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63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①给学生创造平等的机会。以往我们选学生干部往往更多的考虑从经验、能力等方面入手,当然这样的同学使用起来更得力,老师也更省心。但是我们忽略了一点,就是学校和社会的不同。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老师的重要职责是育人,如果我们仅从工作便利角度考虑问题,那我们就失去了一个育人的重要手段。学生干部不是天生的,每一个学生只要给他创造机会,鼓励他支持他,他就会在他自己的基础上取得长足的进步,甚至给你带来惊喜。
②用爱心、耐心去对等学生,做他们成长的领路人。这些20岁左右的年轻人正处于人生的关键阶段,大学时期是他们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他们个人综合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学是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地方。我们作为辅导员应该引领、指导学生们度过他们的这个关键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把他们从迷茫、自卑、困惑中解脱出来,塑造一个更加健全的人格。
浅谈德育教育中的赏识教育论文 篇9
一、赏识教育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受教育者掌握知识,主动学习,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有研究表明,教师或者家长对学生的表扬会让学生产生一种喜悦、欢乐、得意等健康的情绪,这些积极的正能量有利于学生智力、心理的健康发展;反之,如果学生受到训斥,则会引起害怕、紧张、烦恼等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会阻碍学生健康发展。赏识教育是以“赏识”为方法,以“教育”为目的。因此,积极有效地赏识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掌握要点,丰富知识,同时也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赏识教育本身具有亲和力,教育者的赞美和鼓励能够极大地活跃课堂气氛,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的氛围,使原本平淡的课程在学生们眼中变得活泼生动,能够不断提高大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将学生学习心理由被动、痛苦逐渐转化为主动、愉快,使其更加努力地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提高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有助于增进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育工作者对受教育者的赏识、关心,尤其是对那些正处在迷茫、困难时期的受教育者的赏识和关心,能给其带来极大的心理慰藉。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赏识态度尤其是对成绩较差的那些学生的赏识态度,将会极大程度上影响其他学生对教师的态度,进而会对师生关系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赏识又会让受教育者之间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用别人的优点来不断激励自己发奋图强、不断完善自己。赏识教育能够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重视学生的感受,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赏识教育在师生交流当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平等、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赏识教育本质上就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在赏识教育的过程中,互相促进,保持共识,容忍差异,促进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形成。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通过赏识教育形成了一种良性的互动式学习的模式,在师生之间建立了互动学习新模式。在这样的模式下师生关系从以往的传统形式转变为沟通有余、关系融洽、和谐相处的新的良性发展的模式。
二、赏识教育的实现路径
(一)提高师资水平,提高教育者的责任心
赏识教育需要教师拥有深厚的专业知识,科学的管理手段,高超的教学艺术,更需要教师丰富的感染力。这在无形之中就对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督促教育工作者自己必须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水平和能力。在教学活动中,要更加主动、负起责任,更加注重教学内容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机制。赏识教育还要求教育者在工作过程当中,必须投入更多的真情实感,积极、细心、耐心地观察学生,才能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缺点,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赞赏和表扬。同时要注重对学生的缺点进行及时的批评指正,这就要求教育者要熟练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将心理学知识与日常教学活动有机结合。对于高校教育者来说,不仅要在文化课学习的过程中,善于运用赏识教育,还应该在第二课堂,业余活动中,及时发现学生的特长、优点,及时有针对性的赏识、鼓励、赞赏,以激发学生的潜能。
(二)受教育者需要全面认识自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