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德育教育中的赏识教育论文(通用10篇)(第8页)
本文共计1878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63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四、倾注期待,让学生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
教师赏识学生、赞美学生,其实就是信任学生,让学生相信自己是优秀的,提高学生的自信心。由于教师对学生的期待会在学生的内心世界产生作用,从而让学生产生一种美好的情感体验,进而产生积极向上的力量。这种内在的驱动力相对于外在的驱动力来说,有着更为强大和持久的作用。在中职政治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要相信学生的潜能,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其闪光点。教师要肯定每个学生的进步,哪怕只是微乎其微的进步,鼓励学生超越自我。[5]教师对学生的每一个赞美都是与学生进行心灵上的交流和情感上的对话,这会在学生的内心世界建立信任的围墙,这对于中考失利的学生来说,可以帮助学生走出失利的阴影,找到自身的力量。作为中职政治教师来说,要充分认识到赏识教育的重要性,主动走近学生,多和学生进行情感和心灵上的沟通,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五、教师要努力提升自身的威信和人格魅力
威信是指威望和信努力誉,威信是一种大品格、大诚信、大能力和大智慧,威信是在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个有威信的人,才会有强大的号召力和吸引力。对教育者而言,一个威信很高的教育者,即使某些事情做得欠妥当,超过了分寸,仍然能够让受教育者接受你的赏识或者批评。而如果教育者没有威信,那么受教育者就会排斥,无论是赏识或者批评受教育者,受教育者都会觉得乏味,难以引起共鸣。在中职政治教育中,教师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师德素养和人格魅力,只有这样,才会在学生心中树立起威信。教师要通过和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加深相互理解和信任。[6]中职学生的思想非常活跃,但是社会阅历不足,如果教师具有很强的人格魅力和广博精深的知识,这会让学生产生崇拜感,能够更好的帮助教师进行赏识教育。当然,赏识教育并不是万能的,它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适用对象,赏识教育应该和其他教育方法结合起来,比如说挫折教育、惩戒教育、疏导教育等,只有相互结合、互相配合和支撑,才能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浅谈德育教育中的赏识教育论文 篇8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及效果
①了解并帮助学生分析当前问题,鼓励学生参与学生干部竞选。有些同学由于性格问题不善与人沟通,有些同学由于对自己缺乏信心而自暴自弃,对待这些同学如果能够提供给他们一个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他们就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自我。作为辅导员我通常会找来这部分同学进行谈心,评估他目前所欠缺的一些东西。只有充分了解他们内心的实际需要才能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在对待李明和王亮的问题上,我通过正面谈话和侧面了解,看到了他们和周围环境的隔阂,通过让他们担任学生干部打破了这层壁垒,让他们利用这个平台与同学、老师进行更多的交流,经过一段时间,他们对待人和事会更加成熟和理性。
②正确地利用同学和环境的力量。在处理两位同学情况的过程中,除了开始时找他们谈心,鼓励他们成为学生干部以外,后期没有过多的进行干预。而长期处在周围同学积极向上的正面环境中对他们的影响才是潜移默化的。学生干部的群体大体上都是积极上进,有责任心,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的同学,加入了学生干部的行列就意味着长期与这些同学打交道。
③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进步产生巨大的作用。李明和王亮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一直被老师关注的不多。就是偶尔的被关注也只是局限在“学习好”或是“不上课”这种表面的固有印象上,而实际的内心需要却很少被注意。因为每个人内心都有被人认同、被人需要的一面,尤其是老师的认同对这他们是特别大的鼓舞。李明和王亮是从来不会把“班干部”和自己联系起来的同学,他们内心深处有种自卑认为老师不会喜欢他们。一旦感觉到自己被重视,被需要,他们就会激发起巨大的能量,变得更自尊更自爱。所以在日常和学生接触中我都更侧重鼓励学生,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肯定的眼神都会给他们带来正面的能量。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分析与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