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学论文 > 正文

浅谈德育教育中的赏识教育论文(通用10篇)(第10页)

本文共计1878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63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受教育者在受到赏识的时候,需要正确评价自己,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对于受到赞赏的长处,受教育者需要再接再励;对于自身的缺点,受教育者需要及时改正。切勿因为受到一些赞赏就沾沾自喜、骄傲自满、停滞不前。只有受教育者全面认识自我,赏识教育的效果才能更加明显。受教育者在经过对自我的全面剖析后,才能更加深刻地认识自己的优、缺点,这样赏识教育才更有针对性。同时教育者要逐步地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人或事物,使之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育者需要更新教育观念

  在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中,教育者更多的是一味地批评学生、责怪学生,往往效果甚微。这就需要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逐步完善教育机制,随机应变、把握教育时机和分寸。改变以往旧的教育观念,多用赏识的眼光去赞赏学生。教育者只有更新了自身的教育观念,才能真正转化其教育行为。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掌握大学生个性和心理的共同特点,而且更要注意大学生的个体差异,认识到每位学生都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个体,具有个体差异。教育者要抓住大学生不断变化的思想动态,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的爱心和宽容去赏识学生。在赏识教育的过程中,使大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其创新意识,开拓其实践能力,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赏识教育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在教育实践中运用赏识教育,能够树立大学生自信心、增强其创新精神、提高其自主学习的意识。同时能够帮助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其知识水平的提高。值得注意的是,教育者在实施赏识教育的过程中,不能脱离实际,不能只要赏识而忽视了必要的批评和引导。教育者需要遵循教育规律,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推动和谐校园的发展。

  浅谈德育教育中的赏识教育论文 篇10

  一、备课环节科学预设,创造赏识教育的渗透点

  课堂教学中渗透赏识教育,需要充分考虑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场景,从课的开始部分到课堂结束前的所有教学环节,几乎每一个细小环节或场景都有渗透赏识教育的可能,因此备课环节的科学预设至关重要。哪些环节需要认真考虑预设?在笔者看来,课堂中的游戏环节、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展示、分组比赛以及教师巡回指导等方面蕴含着较多的赏识教育渗透点。如在前滚翻新授课教学设计中,可以在如下环节预设赏识教育渗透点:小组合作交流解决团身滚动的问题,同伴在练习时的相互鼓励与保护帮助,教师巡回指导过程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学困生在练习中表现出的积极勇敢参与态度,交流展示环节学生精彩的表现,集体游戏时学生表现出的团结协作精神,课后学生主动整理场地器材等。备课环节对赏识教育渗透点的精心挖掘与预设会让教师在评价时做到游刃有余,润物无声。

  二、细心观察捕捉教育时机,灵活运用赏识教育

  课堂观察是教师把握与调控课堂教学行为的重要方式,通过观察教师可以发现学生的学习态度、行为习惯、教学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情况、练习过程中的参与表现以及小组活动的效果等。实际上,体育课堂中生成的教育良机需要通过细心观察才能捕捉到,不注意观察,一些教育时机有可能就会遗憾地错过,尤其是那些稍纵即逝的教育良机更容易被忽视。课堂中该如何观察?观察点应该放在哪里?笔者认为,除了要观察教学设计的预设内容外还应当关注课堂中生成的新问题。如在笔者的一堂排球垫球课上,学生不小心将球击到了练习场地外,这时有位同学在练习的间隙悄悄地跑到场外将球捡回。此刻,笔者恰巧注意到了这一幕,随即召集全班学生停止练习,对这位同学主动为集体服务的精神进行了表扬,同时也要求其他同学向这位同学学习,做一个关心热爱集体的学生。通过敏锐的观察与灵活渗透赏识教育既褒奖了当事人,勉励他继续发扬高尚的品格,同时又对其他同学进行了宝贵的德育教育。其实,课堂中只要细心观察学生的言行表情,总能抓住很多赏识教育的渗透时机,如有学生主动帮助学困生练习技能;当同伴间发生冲突时,有人主动道歉,或有人主动示好,化解矛盾;当有学生受伤时,有人主动搀扶;当有人表现突出受到老师表扬时,有人向其点头微笑,表示为之高兴和敬佩等。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