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学前教育 > 正文

幼儿园班级管理论文(精选7篇)(第12页)

176 次下载 16 页 27263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四、搭建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主力军,要从“培养措施、优化环境、关心激励、热情辅导”四方面着手,以园本培训为支点,全方位开展系列化培训工作,建立学习型团队,促进她们的专业成长。园长要做思想上的“领头羊”,借助政治学习、日常谈心等,以此引领她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事业观,增强责任意识和发展意识。

  “把简单的事做精致,把琐碎的事做精细,把平凡的事做精彩”乃我园的精心文化主题。如若把幼教生涯看做是一幅水墨画,“简单的事”就是这画卷中的点,“琐碎的事”则是画卷中的'线,点与线的日积月累只是为了完成桩桩平凡的小事,看似简单单调,细细品味,却是气韵生动。

  总之,幼儿园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日趋多元的社会发展,不断深入的课程改革,都在影响幼儿教育的发展,作为一园之魂的园长应该不断研究管理的艺术,从而引领幼儿园向着更大、更高的目标发展。

  幼儿园班级管理论文 篇7

  摘要:

  常规,顾名思义就是指日常的规则。幼儿园班级常规是指幼儿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的安排顺序以及要求孩子在各个环节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是教师为了管理好一个班级而制定的需要幼儿遵守的一些规则。所以常规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到幼儿园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及幼儿的健康成长。主要是维持班级活动的秩序,保障各活动安全、有序地进行。

  管理就是指挥和协调,大到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小到每个单位及每个单位的具体科室,都离不开管理。管理工作存在于一切人类社会和人们的共同活动中。幼儿园作为教育系统的基层单位,其管理工作是通过幼儿园中的最小单位--班级来实现的,所以说班级管理是幼儿园管理的重中之重,是基础、是核心。而班主任,则是班级管理的具体操作者、执行者,也就是“火车”的车头。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多年的班主任实践工作中,我对班级常规建立的重要性有深刻的体会、也在班级常规的建立上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关键词:

  班级常规含义必要性要素措施一贯性

  一、幼儿园常规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师在实施常规教育时存在着以下问题,主要表现为四种类型的常规教育。

  一是自由型常规教育。教师强调让幼儿自由地发展,认为常规教育是对幼儿主体性的限制。所以,教师较多地考虑如何让幼儿“活”起来,注重体现幼儿的主体性,让幼儿自由活动,却忽视了对幼儿行为习惯的要求,结果滋长了幼儿自由散漫的习性。

  二是管制型常规教育。此类常规教育中,教师将“常规教育”和“如何管理幼儿”等同看待。常规教育成了对幼儿行为进行控制的过程,以督促、提醒和提要求为主,对违反常规的幼儿进行惩罚,其结果不利于幼儿的个性发展,使幼儿成为了“木头人”,甚至使有些幼儿从心理上抵触教师,不喜欢幼儿园。

  三是教条型常规教育。此类常规教育中,教师把教育的规则“教条化”,认为常规教育是不可改变的。他们在实践中死板地看待问题,坚持已有的规定。如吃饭一定要都吃完才能走,不考虑幼儿的身体和食欲等问题。这种方式势必会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四是说教型常规教育。此类常规教育中,教师通常采用说教的方式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规范和指导,并且这类教育方式以限制性的常规居多,如“不许大声说话”“不能乱丢玩具”等,却没有引导幼儿去理解行为被禁止的真正原因,忽视了幼儿通过体验习得常规的特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中明确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了解幼儿园工作的人都知道,幼儿园的工作是复杂而具体的。光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就包括:专门的教育教学活动、游戏活动还有生活常规活动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其中的生活常规活动又包括:用餐、就寝、入厕等很多小的细节和工作。这些活动虽然微不足道,也不被大家所重视,但却是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幼儿园一日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因此,认真做好班级的常规管理工作,让班级工作井然有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那么,教师在面对繁琐而紧张的教育学活动时,要怎样做才能二者兼顾呢?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