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形成的主导因素与形成机制(第2页)
本文共计282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2.3水源条件
研究区为常年性溪沟,勘查期间测得流量2.8L/s,洪水季节沟水位上涨近1.5m.水作为泥石流的组成部分,又是泥石流的搬运介质,泥石流的暴发时间和规模均受降雨的影响与控制。降雨集中在5-10月份,多年平均降雨量为835.8mm,为泥石流发生提供充足的水源条件。
根据前述对泥石流成因机制和引发因素的分析,该泥石流沟属暴雨沟谷型泥石流,泥石流规模主要与沟域内松散固体物源的累计和动态变化情况及与引发泥石流的暴雨情况相关,当沟域内松散固体物源累计较多,且遇到集中暴雨时,往往就会发生较大规模的泥石流灾害。
加上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可参与泥石流活动的松散固体物源量也大大增加,一旦遭到大暴雨的作用,势必引发更大规模的泥石流灾害。
3结论
(1)研究区泥石流形成发育的主要因素是具有陡峻的沟谷、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和充沛的降雨以及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其中,陡峻的地貌、软弱的岩土组合地层和强烈构造活动等3个方面是泥石流发育的主导因素。
(2)地形地貌、岩性组合、地质构造、气候和人类活动对泥石流发育的控制并不是孤立的起作用,而是受他们的不利组合控制的。
(3)研究区沟道坡面的丰富的第四系松散固体物质以及广布的滑坡体、崩塌堆积体、变形体,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丰富而集中的松散固体物质。
(4)区内年降水量大部分分布于雨季(5~10月),且表现为降水丰沛、集中、强度大,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水源条件。
参考文献:
[1]黄润秋,王士天,张倬元,等.中国西南地壳浅表层动力学过程与工程环境效应研究[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2]陈循谦.云南小江流域泥石流成因初步分析[J].中国水土保持,1987(4)。
[3]唐红梅,陈洪凯,金发均,等.美姑河流域公路泥石流物源成因[J].山地学报,2005,23(6):714-718.
[4]崔鹏,钟敦伦,李泳.四川省美姑县则租滑坡泥石流[J].山地研究,1997,15(4):282-287.
[5]杜榕桓,康志成,陈循谦,等.云南小江泥石流综合考察与防治规划研究[M].重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987.
[6]邓晓峰.雅鲁藏布江中上游藏布曲泥石流成因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1997,17(3):28-30.

物体论原理
生态哲学论文
具身认知理论下武术教学的哲学探究的论文
关于对现代逻辑中量词的逻辑哲学进行分析论文
浅析生态哲学理论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指导论文
《孟子》中的咸丘蒙之问的哲学思考
西方哲学史的论文
钢琴教学中的现代教育论文
面对现代西方哲学困惑的若干思考
意大利留学奖学金可以给怎样人士介绍
关于医学论文发表必须了解的12个词
SCI论文发表全流程解析概要
医学论文发表经验总结
毕业论文(设计)格式及打印装订要求
SCI论文发表的一些技巧分享
本科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与书写格式
高级工程师该怎么发表论文
学术论文的写作要求及学术论文的写作注意事项
本科生、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的价值对比探究
高校图书馆学术论文发表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