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学前教育 > 正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参考(通用7篇)(第9页)

本文共计2016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68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4、言传身教。幼儿的思想很单纯,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所以对于自己第一个启蒙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尤为上心,父母不雅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可能误导到幼儿。家长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孩子的表率,来影响孩子、教育孩子,平时能够很好地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就往往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如:妈妈看到垃圾桶旁掉了很多餐巾纸,就对正在玩耍的女儿说:“你看,垃圾都掉在地上了,你是想让家干净还是不干净啊?”然后当着女儿的面把垃圾拣起来放进垃圾桶。此后有这种情况出现,女儿都很自觉地把垃圾扔到垃圾桶。

  人们常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父母的一言一行就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影响就逐渐发展成一种人生方式。孩子好模仿,思维具体形象,家长的良好行为习惯是孩子学习的直接范例,家长的行为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如排队、让座、不随地吐痰等到细节都是如此,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做到,要求孩子不做的,父母一定首先不做。

  5、强化巩固。一个人的良好行为习惯并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需要有一个从陌生到熟练,再由熟练到自由化的过程,要完成这一过程必须反复训练,逐步强化。如有个别幼儿在玩完玩具后,没有把玩具放回玩具柜,我们就要有意识一组织幼儿进行收拾玩具的练习,并多次重复训练,使幼儿养成不用提醒玩完后就能自觉、及时地将玩具放回去的好习惯。行为巩固是指定期对幼儿的行为常规进行检查和评比,使其能够在生活常规的制约下自觉养成良好生活常规和巩固已经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在行为巩固教育时,还使用适当的激励手段来促进幼儿坚持良好行为。在检查中对行为习惯好的幼儿进行表扬,对较差的孩子个别帮助。检查中行为表现好的孩子在墙报上贴上星星,使其产生自豪感和荣誉感,以激励其他幼儿学习。还在值日生活动中开展了“小小检查员”的活动,每天安排1-2个幼儿担任班级的“检查员”,让他们检查和评价全班小朋友的生活常规表现,对幼儿的良好行为的养成作用很大,能够有力地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综上所述,培养幼儿工作是繁重而光荣的,涉及到方面也很多,需要我们不断探索.研究和进取,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参考 篇6

  注重幼儿游戏培养幼儿素质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许许多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送孩子们到幼儿园,最高兴的莫过于孩子识了多少字,会算多少题,能背多少诗歌等,而对幼儿园组织的游戏常常会不假思索地说:“不就是玩吗?”其实,玩是幼儿期的一种固有的、自发的和快乐的活动。著名教育家马斯洛认为:“幼儿期是奠定智力发展基础的最有效的时期,游戏的过程正是智力发展的非同一般的过程,这就是游戏作用之所在。”我认为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不可低估。

  一、在游戏中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

  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指出:游戏是儿童生活的基础,是童年幸福的主要条件,游戏是儿童认识周围世界的手段。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是幼儿生长发育和心理发育的需要,因此幼儿教师就要根据幼儿年龄大小的特点,在游戏中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幼儿时期是幼儿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因为这个时期幼儿身心健康,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是关键时期,也容易接受成人的教育引导和训练。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们的一日生活离不开游戏,教师必须有目的地创设游戏条件,组织多种游戏活动,如通过“抢椅子”“拉大锯”“木头人”等游戏,使孩子在玩耍中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逐渐形成坚强的意志和不怕失败的品质。

  幼儿游戏有一定的游戏规则,只有教育幼儿遵守游戏规则,才能使游戏顺利开展,在鼓励遵守游戏规则的同时,对个别违反规则的幼儿不能视而不管,要耐心地培养他们自觉排队,不推不挤,不乱扔游戏器材,有秩序地开展游戏活动。习惯培养,贵在坚持,幼儿教师还要掌握幼儿的心理,注重幼儿游戏的时间、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和创新,不断激发幼儿的兴趣,从而使幼儿在游戏中形成良好的习惯。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