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学论文 > 正文

如何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第2页)

30 次下载 3 页 4582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三、渗透方法,促进主动发展

  数学思想方法,隐含在知识里,体现在知识的发生、发展和运用过程中。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数学方法的渗透,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掌握了这种能力的学生就会主动参与到数学课堂学习活动中来,从而促进了学生的主体性,也发展了学生的主体性。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能使数学更易于理解和更利于记忆,是学会学习、发展创新的前提。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除了要设计一些情境外,还要把科学的思维方法纳入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去,使学生产生更广泛的迁移,多方位、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能力。学生一旦具有了这种能力,就能不断获得学习成功,增强自信和动力,更好地参与学习活动。

  四、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评价应做到:①有弹性,答案不能限制太死,只要合理就应肯定。②不仅评价活动结果,而且更要评价活动过程。尤其是对活动中学生的积极参与、发挥的主观能动性及表现出的良好个性品质给予评价、鼓励。这样,更能发挥评价的教育与激励作用。③变学生评价的客体为评价的主体。对课堂上学生的活动情况及结果不仅仅是教师去评,还可以让学生自评或互评。

  课堂教学中落实主体性教育是小学数学教育面向新世纪的发展方向,也是当前教育观念的重大转变。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每一位教师必须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时时刻刻注意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形成学生的精神力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为学生创造自信自强、朝气蓬勃的人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走向高效能的教学》之《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小学数学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3]《小学教学设计》,山西教育报刊社2008年

  如何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第2页) 篇2

  摘要: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课堂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已经成为一种大趋势。因此,在初中的政治教学中,我们应当突破创新,以学生为主体对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政治教学能够让学生终身受益。文章主要对初中的政治教学中实现学生主体性发挥的策略进行探析。

  关键词:

  初中的政治教学;学生主体性;策略

  由于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而初中阶段是学生的重要发展阶段,同时也是学生决定未来命运的黄金期,因此,基于教育改革的形势下,教师要摆脱传统教育的束缚,吸收一些创新的思想,并且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初中的政治教学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激发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有效提高初中的政治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具体策略有四点。

  一、营造良好轻松的学习环境

  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是保证政治教学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因此,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课堂学习气氛,以“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教育”为教学目标,让学生充分地理解政治教育的内涵,保证教学环境的轻松氛围。对环境的营造要建立起科学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机制,创造出和谐的校园环境,让学生能够在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在“天生我材必有用”这一政治课题的讲解中,教师可以结合《将进酒》的诗文内容,制作幻灯片,再配上轻音乐,不仅能够给学生们营造一个轻松的课堂环境,消除学生的紧张心态,而且可以让学生融入政治知识当中,体会到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的政治教学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内涵,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二、把政治学习的空间留给学生

  学生是政治教学中的主人,教师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示自己的机会,把更多的学习空间留给学生。教师可以把书中的文字材料设计成情景性的资料,让学生阐述观点,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还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例如,《用法律保护自己》这一章节中,教师可以提前进行内容的引入:“树木的茁壮成长需要阳光雨露的滋润,花朵的艳丽芬芳需要和风细雨的爱护,而我们初中生的健康成长也需要社会的注目和负责。然而在现实世界中,初中生却频繁地遭受伤害,你受到过生活中的什么伤害吗?”教师通过举例,先让学生进行讨论并发言,再进行法律知识的讲解,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及自主学习的能力,给学生建立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体地位。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