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致谢词(通用90篇)(第32页)
170 次下载 32 页 54091 字【 字体:大 中 小 】
感谢妻子三年来对我生活无微不至的关怀,因生活困顿,我们被迫在苏州分离,两年分居两地,每年假期,她不得不穿越酷暑与严寒,从遥远的山西一个小县城穿越大半个中国到苏州来看我,聚少离多的生活让我明白了团圆的美好。没有她的鼓励与支持,这篇论文可能就要胎死腹中。从某种意义上说,她才是这篇文章的“隐含作者”。这也是我们同甘共苦的见证,是我们抵抗生活敌人的战利品。
岁月总能让苦涩化为一壶浓郁的美酒,当年在苏州独墅湖图书馆苦读的日子,在独墅湖边眺湖深思的场景都终将美化成婆娑树荫下书生吟读的风景。我一生都会珍藏这些回忆,且行且珍惜。
返回博士论文致谢词>>>
《论文致谢词》之博士 篇30
本文的选题是在业师陈先生指导下确定的。先是,因我的硕士学位论文作的是通俗小说个案之研究,此后几年,我亦于明清小说方面留心稍多,故博士入学后,我即欲于此一领域内择一问题以为学位论文研讨之用,但冥思苦索了近一个学期,竟无着手之处。恰当此时,文新师命我参加由他主持的大型文化出版工程《历代科举文献整理与研究丛刊》的编撰,具体协助他完成《明代科举与文学编年》一书的资料校核工作。在这一过程中,我接触到较多的明代科举与文学方面的原始文献,感觉此中可论者极多,遂萌生了试作探讨的想法,陈师欣然同意并鼓励我以明代会元的`文学创作为题,写出一篇有创见的论文。面对这一颇具新意与挑战的选题,我毅然上路。
论文写作是艰辛与欢欣交织的历程,个中之甘苦得失不足为外人道也,无需赘言。如今,当我即将向先生和自己交上一份答卷时,诚有如古人所云“方其栩翰,气倍辞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文心雕龙·神思》)之感受。创见云云,实未臻至,唯一可堪自诩的,或许只是一段痛苦磨砺中的勤勉和坚持而已。而这些,与我三年来所亲历的水涌木落、鸟啼花开一道,都是我负岌路咖所获得的极可珍视的精神财富。
我要深致谢忱的,首先是恩师陈先生。论文从选题到拟定思路框架,再到打磨润饰,先生都倾注了不少心血,及时地给以指引。在先生身上,和雅温煦与严毅精深结合得恰到好处,这使资质愚钝如我辈者既有乐于亲近之感,又能获致富于实效之教益,没有先生的提携点拨,论文要顺利完成,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至如平日的闲聊往还、点滴启导,则不可尽述,自当铭感。
还要感谢古代文学教研室的诸位老师,他们在授课和论文开题时所展现的风范与学养,亦足令后生小子追效景仰。
本文告竣之时,洛咖山的春樱己然凋落,但无疑,它将一直绽放于吾人之心田,生生不己。
返回博士论文致谢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