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论文(15篇)(第9页)
本文共计2982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0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二)情境教学导入
作为重要而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激发学生兴趣成了现代教学理念的一个重要提升和完善,小学生尚处于儿童时期,天性活泼好动,教育者可以根据小学生的这个共有特性设计出相关的课堂游戏,让学生把学和玩有效结合起来,学习也会更轻松。教师可以参考小学数学课本中部分游戏设计,如:掷硬币、植树问题等,教师可以根据这些课本内容设计出合理有趣的小游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教学效果。
(三)行动导入教学
小学生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有一个过渡阶段,将行动导入教学可以很好地让学生对问题有一个准确全面规范的理解。例如:在学习加法的过程中,3+2的问题,学生不知道如何理解,就可以采用行动导入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将自己的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放三本书,一部分放两本书,然后让他们把两部分书放在一起,数一下一共是几本书,以这种行动的方式来告诉学生加法的运算,这样就更容易理解了。
(四)最大限度给学生表现的机会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注重学生的自我表现,以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情况等为学生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比如,对于相对较难的习题,若成绩较为平常的学生能准确地回答,教师就应进行相应的鼓励和肯定,鼓励大家向该学生学习,让其在老师与同学的肯定中获取自信,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拉近学生与教师间的关系,让学生从心底喜欢老师,主动进行学习。
数学教学论文8
阅读,就是看,并要领会其内容。数学阅读是指在数学学科内组织学生阅读课本、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学会学习的教学。
课堂教学本身需要阅读。 我班有个学生,每次测验时,做计算题总是漫不经心,等到时间飞快地过去大半,他也全然不急,因为他能在五分钟之内把所有的应用题做完。结果当然可想而知;还有一位学生,平时看他上课不怎么专心,可成绩却不错,在交流学习经验时,他说他课前总会看看所要学习的内容;课后无论做什么题目,都会认真地阅读思考,然后才动手做。这一正一反两个例子,不正好说明了数学阅读的重要性吗?
数学学科本身需要阅读。学习方法具有适应性,其中一个方面就是要适应各阶段、各学科的学习特点。因此,数学阅读也不等同与语文阅读,具有自身的特点。数学语言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谨性、精确性,尤其是符号语言和图式语言跟自然语言差别很大,因此做习题时要求认真细致、反复推敲、勤思多想;要注意内部言语的转化过程,灵活转化习题内容,如把一个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具体的或不那么抽象的内容;把用符号或图式语言表述的关系转化为文字的语言的形式,及把文字语言表述的关系转化为符号或图式语言等,这些对应用题的教学尤为重要。但在我们平时的数学教学中, 比较注重演算步骤、解题的方法与技巧, 而忽视对数学阅读的指导,使得文本语言无法正常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久而久之,部分学生在平时作业或考试时,不愿如此繁琐地伤脑筋,根本不进行阅读。
如这样一道题目:仔细观察下面的算式,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答案。
33=9 66=36 1313=169
24=8 57=35 1214=168
(1)直接写得数:
2525=625
2426=( )
(2)如果㎡=a,那么(m-1)(m+1)=( )
像这样一道题目,需要学生观察算式,发现第二行算式与第一行算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这就完全是考察学生对数学、对数字的感知、理解与分析的能力了。如果阅读能力不强,就只能是靠列竖式来解决了,而对第二小题,只能是抓耳挠腮干着急了。 更有部分学生因此而丧失做此类题目的信心,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阅读能力差造成的。因此数学教学必须重视数学阅读。充分利用阅读的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能力。
社会发展需要阅读型的人才。随着现代科技日益渗透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社会越来越数学化、数字化,不具备数学阅读能力是不行的。近年来,与实际关联十分紧密的题型,已成了考试题型中的新亮点。
如:阅读改错。(在原文上修改。)
黄武斌叔叔连续工作几天没有休息实在太累了,当他睡醒太阳已经偏西,看看时间是下午四时。他赶紧开动摩托车,摩托车以每小时45米的速度回到单位。他的办公室在三楼,足有10千米高,由于疲倦登上办公室已经上气不接下气了,天气炎热,他感到口渴,于是随手把一瓶容量为500升的润田纯净水喝光就马上开始工作,埋头苦干终于把所有事情办妥才下班。下班后来到水果店,看见苹果又大又新鲜,每个重200千克,挑了两个高高兴兴回家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