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工商管理 > 正文

现代企业管理论文15篇(第17页)

本文共计4626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55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现代企业管理论文10

  1引言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我国的职业教育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现代企业管理概论”正是研究现代企业基本特征、运作规律、管理方法的一门学科,在现代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作为与企业经济活动关系密切的非管理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具备初步的解决企业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适应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同时也影响工科学生全面职业能力的养成和未来就业竞争力的提升。这门课程的开设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因此,在工科院校开设“现代企业管理概论”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奠定同学们职业基本素质的需要,是增加学生就业实力的需要,是同学们后续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课堂教学是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它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它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学生问答,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教具。课堂教学既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也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微观管理单元。

  2“现代企业管理概论”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工科院校“现代企业管理概论”的课堂教学仍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具体表现在:一是忠实教材,照本宣科;二是教法单一,过程老套;三是目标单一,过程单一。为了完成认知目标,而抹杀学生的创造性,忽视学生的情感,轻视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的培养。

  3改革“现代企业管理概论”课程的措施

  3.1注重启发式教学,丰富教学环节

  针对该课程内容广泛、实用性强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教”为中心的灌输模式,对课堂教学的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以提高教学效果,使课堂教育真正能激活学生思维,达到教育的目的,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将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和角色扮演与课程理论有机结合,体现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原则和精神,做到教学相长,提高教学质量。

  高职教育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在学生对于教材上的某些专业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能够理解的基础上,在教学中就不一定非要老师“一讲到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先根据教学大纲讲授基础理论知识,然后通过老师的提问,设计的案例,学生解答、分析的结果,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老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富于启发性和思考性,这样有利于获取真实的反馈信息,同时老师根据所反馈的信息再加以补充讲授。如针对“战略管理”内容,设计“将西方企业的战略与我国的企业做一对比,会得出怎样的结论?”;针对人力资源管理,可以设计人力资源招聘会现场,让同学们充当不同的角色,教师作为听众和欣赏者在一旁,适当作点评,并于演练结束做一小结,肯定成绩,指导出不足。这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独立思维,激发了学习兴趣。

  3.2融洽师生关系,营造激励氛围,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课堂气氛过于严肃、死板和沉闷,会使学生有一种紧张感,在思想上产生一种无形的压力,从而抑制大脑皮层的活动。因此,在课堂上,积极与学生互动,为学生创造一种和谐、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融洽师生关系。据专家估计,人际交流仅有1/10通过语言来进行,3成取决于语调与声音,其余6成则靠肢体语言。所以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尽力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创设人人敢想、敢说、敢做的课堂氛围。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只有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学生才能充分张扬个性,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敢想、敢说、敢做,在轻松愉快的感觉中做课堂的主人。

  3.3将提升学生价值观念层次和情商教育融入“现代企业管理概论”课堂教学中

  价值观念对人的影响是深远而全面的,现代社会由于种种原因,在学生中存在价值观念迷茫现象。这对学生未来的生活和职业生涯发展十分不利。同时学生的情商也普遍存在不足,所谓情商,就是情绪智商,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现代心理学研究普遍认为,青少年未来能否被社会任用,能否发展,取决于情商。因此,利用教育手段,改造低情商青少年,提高其情商,是时代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情商是与智商相提并论的,即:情绪商数。智商(IQ)是情商(EQ)高低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如何智商、情商并重,是时代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又一新课题。“现代企业管理概论”课程的教学也能成为学生价值观念提升和情商教育的有利场所,因为企业作为一个公众的经济组织,其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平衡各方利益关系、人们相互包容相互合作的场所,其中涉及到许多人们诚信、互助、舍小利取大义乃至于最终赢得大利的理论和故事,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枯燥的理论知识在价值理念、情商内涵方面的延伸,既使课程生动活泼,也起到较好的道德教育效果。在讲述企业责任、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等内容时,有许多理论知识点同时也成为学生道德教育的良好契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