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女丹中“斩赤龙”的几点思考(第3页)

本文共计378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二、结语

  总的来说,含有“斩赤龙”功法的女丹学说是金代全真教内丹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它对于道教女子修行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是道教对于男女双修房中御女以女体为药等修行中摆脱男性控制支配的一种可贵的尝试,也是道教内部克服男女双修弊端,对于佛道之争外部环境中求得生存的自我调整,也体现了女性修行者追求自由,平等,独立的美好愿望。其中最关键的一点,也是男丹和女丹不同的“斩赤龙”,在元代各内丹诸家中达成共识,如陈致虚《悟真篇注》中提到:“若女人修仙,则以乳房为生气之元,其法尤简,故男子修仙得炼气,女子修行日炼形,女人先积气于乳房,然后安炉立鼎,行太阳炼形之法”。“斩赤龙”女丹思想在后来的明清各内丹大家闵一得,刘一明,贺龙骧等女丹大家中一脉相承,并随着后来明清妇科关于月经思想的成熟,“斩赤龙”功法也更精确化,根据“经前”、“经期”、“经后”出现了“索龙头”、“索龙腰”、“索龙尾”女丹学说逐步臻于完善。到清代,对妇科调经很有研究的医学大家傅山也是“斩赤龙的”提倡者。可见,虽然斩赤龙去掉了“下为月水,上为乳汁”的女性特征,“逆天而行”,和正常生理规律相违背,但其出现和发明也是基于一定的医理而来,和妇科的关系也是丝丝相扣,并且具有一定的调经养生性。

  参考文献

  [1]梅自强《黄帝外经解要与直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版,第23-24页.

  [2]卿希泰《中国道教史》,第三卷,台北:中华道统出版社,1997年,第82页.

  [3]马大正《中医妇产科发展史》,太原:山西科学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51―152页.

  [4]陈自明《太平圣惠方》,第一卷,第13页.

  [5]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第一卷,第10页.

  [6]褚澄《褚氏遗书》,北京市中国书店,1986年版,第33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