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几何数学小论文范文(精选6篇)(第10页)
本文共计2256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76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2.4教学方法与手段上的改革
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增加每节课的信息量。科学制作多媒体课件,采用动画模拟,分层显示,深入浅出,达到提纲挈领的效果,使学生能更系统地掌握相关知识;对于重点的推理过程或重要的方法演绎,采用传统的板书教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利用几何画板与数学软件制作几何图形的动画演示,展示几何图形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当介绍几何画板与数学软件的使用方法,让有兴趣的同学自学几何图形及动画的制作技术,展开几何绘图比赛。
2.5教学实践活动的改革
强化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掌握本课知识的同时,学会利用几何知识解决中学数学问题,还要注意介绍本课程与其它课的关联,比如在数学分析、高等代数、高等几何、微分几何等课程式中的应用,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每位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并能提高他们利用几何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2.6考试方式的改革
考核方式改为平时考核成绩加期末考核成绩,各占总成绩百分之五十,平时成绩可根据课堂考勤、平时作业、单元检测及课堂实践活动的表现给出,期末考核就是期末考试的笔试成绩,另外设立奖励分,最高5分,不占总成绩的百分比。
(1)平时考核平时考核成绩包括三项内容:课堂考勤30%、课程作业30%、单元测试40%。其中课堂考勤3次,课堂上随机抽查点名,每次抽查记10分共30分;课程作业检查3次,按学号收取作业,每个同学检查2次作业,最后再全部收1次作业,检查总体作业完成情况,每次检查记10分,共30分;单元测试4次,在向量与坐标、直线与平面、特殊曲面与二次曲面、二次曲线的一般理论内容之后随堂测试,每次测试记10分,共40分。
(2)期末考试(闭卷)由教师出题教务处组织闭卷考试。考试题目符合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数学分析教学大纲要求,考试内容为每学期所讲全部内容,考试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证明题,每次考试至少四个类型,其余按教务处和系部相关文件要求。
(3)绘图技能奖励。在解析几何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介绍一些利用数学软件MATLAB和几何画板绘制几何图形的简单方法,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举行一次绘图竞赛,竞赛成绩作为奖励分,根据绘图情况给成绩,最多奖5分。
3.课堂教学改革的应用实践
以第4章柱面、锥面、旋转曲面与二次曲面教学为例。
3.1教学目的
理解柱面的定义、方向、准线、母线等概念,理解锥面的定义、顶点、准线、母线等概念,理解旋转曲面的定义及轴、母线、经线、纬圆的概念;掌握利用消参数法建立柱面、锥面、旋转曲面的方程的方法与步骤,以及特殊的圆柱面、圆锥面、以坐标面上的曲线为母线的旋转曲面方程的求法;理解椭球面、单叶双曲面、双叶双曲面、椭圆抛物面、双曲抛物面的标准方程、图形及性质,掌握用平面截割法研究二次曲面的基本方法。
3.2教学要求
本章根据几何特征很明显的柱面、锥面、旋转曲面利用消参数法去建立它的方程。而对于二次曲面用“平行截割法”去研究它们的图形及性质,又讨论了单叶双曲面与双曲抛物面的直母线。要求掌握求柱面、锥面、旋转曲面方程的一般方法,会用平行截割法讨论二次曲面方程,并能做出简单图形。
3.3模块划分与教学方案
基础理论模块分两部分,柱面、锥面、旋转曲面的形成及求方程的方法———消参数法;利用平行截割法认识二次曲面的理论与方法。这部分内容要重点讲授消参数法与平面截割法的方法,各列举一例进行系统讲解,包括解题思想、基本方法及步骤都要详细介绍,例如,利用消参数法求柱面方程和利用平行截割法讨论椭球面方程详讲,之后对其余的曲面经老师提示后让学生讨论,动手完成,可选择比较好的同学上讲台试讲,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实践活动中。实践应用模块:图形的绘制与空间曲面的应用。利用几何画板制作旋转曲面的形成过程,利用MATLAB命令作各种二次曲面的图形,介绍利用几何画板制作旋转曲面的方法和MATLAB软件的使用;另一方面考虑到两曲面的交线是一曲线,这部分往往会被忽视,提醒学生注意这方面的应用。拓展模块:直纹面的概念,直母线的性质与应用。介绍直纹面的概念与性质,对性质的证明不全讲,只介绍直母线的非常神奇的应用,这部分作为拓展内容留为学生进一步查阅资料进行选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