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信息论文(15篇)(第14页)
本文共计3436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5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二)学生学习模块
网络仿真实验有着随时随地开展的优势,并有效避免了硬件设备的大量投资,节省在教学中投入的资金。对于“网络安全”、“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SQL语言”等计算机类课程都比较适合制作成B/S结构下的实验。同时目前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的个人计算机大量普及,也有利于开展仿真实验教学。
仿真实验系统具有以下特点:集成了Flash的插件技术,应用Flash内置的ActionScript脚本语言,控制元件,使Flash表现出强大的交互功能;学生登陆系统后,即远程连接实验服务器开展实验,系统会将实验现象和结果实时、动态地反馈给学生。
(三)实验室管理模块
为了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已经实施了实验室开放。推动实验室开放的前提就是实验室信息的公开化,当教师、学生了解了该实验室的设备、软件、开设实验项目等内容后,就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进入某个实验室。另外,额定的实验学时往往会使学生感觉时间不够、或缺少深入研究的机会,而实验设备和时间资源又是有限的,为提高利用率,同时满足学生对实验实践的渴望,有必要推进自主型开放。这样就需要对院内各部门、教师和学生公布实验室基本信息。
在实验室管理模块实现了基本信息发布、在线排课、课表查询、开放实验室管理、实验室使用情况统计、参数设置等功能。在实验室信息化平台首页上,即公布了各个实验室的负责教师名字及联系方式;在教师和学生登录进平台后,能够方便地查询各实验室的课表信息;在线排课能自动判断预约、排课等相互之间的关系,并做出提示;开放实验室管理提供了预约、预约审核功能,并方便师生查询所需实验室的状况,自主决定时间、地点,联系实验室负责教师后即可进入实验室开展实验、研究活动。
三、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的优越性
1.改变了传统实验室繁杂的管理方法,引进了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使实验室达到了信息化管理和无纸化办公的目的,对实验室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行成本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统一管理实验室资源,包括设备、时间、人力,提高了效率和效益。
3.建成实验项目库后,为师生教与学提供了便利,实现了实验资源的共享。
四、总结
实验室实施信息化管理后,从学生来看,更是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性的、人性化的实验教学支持服务系统。从实验教师来看,实验室是集实验教学、实验教务管理、实验室资料管理、实验室开放管理为一体的管理系统。同时,提高了实验室信息化管理水平,规范了基本工作流程,减轻了实验教师的工作量,加快了实验室开放进程。在该平台的支持下,本着以学生为中心原则,进行相关的实验教学创新和改革工作,实验报告及实验过程的记载使师生能够更加深入分析教学过程,促进实验教学质量的可持续提高。
计算机信息论文12
引言
随着近日基于端口445漏洞名为“wannacry”(中文名“永恒之蓝”)的蠕虫病毒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肆传播,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在这次病毒传播过程中,许多国家的政府、医疗、电信、教育等机构的计算机网络系统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害,我国也不例外,其中各部门内部网受害极其严重,比如高校教育网、政府内部网等。虽然我国对此次病毒的传播作出了及时的反应并采取了相关的措施,但是病毒传播给各行各业带来的危害却已无法挽回。由此看来,计算机网络空间信息安全依旧是信息时代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面临的威胁
1.自然因素的威胁
由于计算机的工作环境较为多变,其运行往往会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这些自然因素具体包括不可抗力的意外事件与自然灾害,比如地震、水灾、等对计算机及互联网造成物理性破坏的自然事件。由于计算机繁杂的内在构造与脆弱的外部材料,当遭遇这些破坏力极大的意外事件时,计算机系统内的重要数据等信息往往会随着计算机的损坏而遭到永久性地灭失,从而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然而,由于计算机工作环境大多在具备较强防震防灾的现代办公场所内,加之自然灾害与意外事件的发生概率较小,因此,自然因素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带来的威胁并不是最主要的。


人文护理教育价值分析论文
手术室护理中人文关怀的应用论文
护理管理中人文关怀与应用论文
会计职业技能竞赛体系的构建策略论文
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问题的思考分析论文
浅谈会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应用毕业论文
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对股价影响分析论文
会计学校企联合教课形式的价值论文
谈加强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措施论文
财务会计在公司的地位和作用
造价工程师作用及地位
造价工程师的作用及地位
仓储管理在物流中的地位和作用
财务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论文
电影音乐的发展特点及作用地位论文
发展低碳经济中林业的作用及地位论文
简述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及作用论文
成本管理在企业管理地位及作用
读书的作用优美句子(精选100句)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比较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