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教学论文(通用15篇)(第12页)
本文共计3002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1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课程审议是指课程实施的主体对具体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权衡并获取一致性的理解与解释,最终做出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课程变革的决定及相应的策略。教研活动使大家对活动内容的安排形成共识,使课程问题得以解决、课程决策得以形成。在制订学期教育教学活动计划前,要充分发挥教研活动在课程审议中的作用,集体审议各年龄段的课程,通过讨论选择符合本地区、本园实际情况的活动内容,将阶段主题与本园幼儿现有的认知能力、生活经验互相衔接,选择适合孩子发展的教学内容与形式,使之本土化。
2.通过合作达成学习目标
师幼合作将视野转向幼儿和幼儿的生活。将幼儿的发展需求作为研究、选择教材的依据,把教师预设活动与幼儿生成活动相互交融、有效渗透。多元智能创意课程的教学过程是师幼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要正确进行角色定位,摒弃过去那种高高在上、板着面孔说教的形象,使自己变成幼儿学习过程中的合作者、支持者、引导者。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激活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成为一个主动建构知识的个体,引导幼儿成为一个快乐的学习者,从而更全面地实现课程内容、形式的整合,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三、要注重讨论与表达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作为启发者应针对幼儿的实际能力,抓住关键问题,组织幼儿集体讨论,通过讨论收集各路信息,便于幼儿找出事物的共性和特性。比如在“找不同、找规律”活动中,单个幼儿的发现往往不全面,而集体讨论后,幼儿通过比较、分析,更容易找出事物的不同和规律。对问题的讨论既可在集体教学活动中进行,也可以在幼儿的反馈中随机开展。它凝结了幼儿园课程改革多年来探索的经验总结和反思,是今后幼儿园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方向。
四、发挥新课改的评价作用,激励幼儿个性全面发展
过去注重对幼儿知识、技能方面的评价,而新课改则重视幼儿发展性评价。幼儿由于遗传、生活环境、社区环境等因素,形成了认识水平、学习能力和表达方式的差异。所以,我们对幼儿的评价既要关注他们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又要关注他们情感和态度的形成及发展,对幼儿进行多元评价,促进幼儿个性得到全面发展。
五、经常检查自己的教学行为,在课改中成长
教师就新课程教育理论的学习心得和教学实践活动中出现的困惑进行研讨互学,运用集体智慧,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使大家不断领悟到课改教育理念的真谛,不断地把外在的教育理念内化为自己对于新课改的教育思想,并投入到新课改的实践活动中去,从而实现多元智能创意课程的发展。以活动为现场、教学为中心、幼儿为主体进行的教研活动,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有效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在形形色色新理念、新名词的不断冲击下,作为幼儿教育研究的实践者和管理者,教师应立足于幼儿年龄发展的特点、规律,以幼儿为本位,开展有效教学。同时,也要加大教师专业素养的培训力度,让教师在高质量的课程资源平台上,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从根本上提高专业水平,使幼儿园课程在不断探索与改革中发挥更大的教育作用。同时,幼教工作者要爱孩子、关心孩子,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加强与各方面的沟通和联系,在幼教道路上不断探索,创新幼教形式与方法,为我国幼教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幼儿教育教学论文 篇11
摘 要:幼儿时期是智力发育和教育启蒙的黄金时期。在这一阶段,幼儿的学习兴趣与方法都获得了较快提高。因此,幼儿教育教学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科学合理的策略是幼儿身心健康快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可以从幼儿教育教学策略入手,对情感策略、互动策略和生本策略这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关键词:幼儿教育;情感策略;生本策略
幼儿园是孩子们的启蒙之地,是身心发展的沃土。在新形势下,幼儿园的一些幼教策略已满足不了教学需要。通过分析现今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幼教改革势在必行,且应当从情感策略、互动策略和生本策略这三个方面实施。
一、情感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