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第2页)
本文共计444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5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原创力增强文化软实力
倡导积极向上的创新精神,鼓励丰富的原创活力,抵制“三俗”之风,是激发中国文化的创造力源泉,扩大中国文化在全球影响力的需要,社会文化论文《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一个国家文化实力的强大,首先来源于它不竭的文化创新能力。获得全世界公认的知识产权制度本质上是一种激励机制,是鼓励创新,保护创新,不鼓励模仿和复制的制度;是一种肯定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反对抄袭和垄断的制度。一座富有创意的城市,应该是最鼓励、最宽容、最爱护创意人才的城市,应该是汇聚了高素质、高能力和高产出率的创意劳动的城市。国内外具有长久生命力和广泛影响的作品,无不是凝聚了大量创意的结晶,包括演出生命长达10年以上的著名剧目《猫》、《悲惨世界》、《阿依达》、《妈妈咪呀》等,而中国艺术家首创的全球第一部大型常年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也经过长达10年的积累和准备,才厚积薄发,好评如潮。
“三俗”之风的一大表现,就是急功近利、金钱至上、追逐成名不择手段,在炒作和包装上寻找出路,用庸俗的噱头刻意炒作,甚至以低级趣味的所谓“卖点”吸引眼球。一些作品通过暴力色情、陈腐迷信、颓废消沉、八卦奇闻来促销谋利。让人痛心的是,一些主流媒体的名牌栏目,曾经积累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应,也因为一味媚俗而导致艺术品位明显下降,失去了观众的认同,草草收场,造成很大的社会损失。
联合国贸发会议等五大机构的权威文献指出:2005年,全球创意产品出口额达到3355亿美元,其中发达经济体占1961亿美元,发展中经济体占1362亿美元,转型经济体占315亿美元。发达国家经济体尤其在视听产品、音乐制品、出版等领域体现了明显的创新活力和规模优势。中国文化艺术的创造活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有待于中国在文化创新方面长期努力,奋起直追。中国文化艺术界的从业人员必须抵制“三俗”之风的腐蚀,才能让中国文化艺术的原创活力在规模和能级上达到世界前沿水平,如大河澎湃,造福人类。
商业模式要与人文精神相结合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导向,以尊重文化多样化的人文精神为灵魂,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抵制“三俗”之风,也是提升中国文化产业的规模和效益,壮大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的需要。
倡导文化艺术的主旋律与多样性,抵制“三俗”之风,才能促进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曾经有人认为:把文化艺术生产纳入产业化的轨道,就必然扼杀艺术家的个性和原创精神,就会导致艺术的唯利是图趋势。但是,在科学技术和知识经济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文化产业企业家、专家学者和有识之士,通过实践认同于这样的观念:文化产业可以而且应该是一个三元合一的动力模型。第一是人文精神的追求,对人类的心灵产生广泛的浸染作用;第二是商业模式的打造,通过产业化的运作实现利益的最大化;第三是知识网络的共享,让参与者在奉献和交换知识的过程中扩大精神财富的总量。比如:名列世界500强的迪斯尼公司倡导的文化内容,就汇聚了全人类以童心想象、人间友爱、贬恶扬善、超越时空、调皮游戏为五大主题的智慧和创意。迪斯尼总部还设立了迪斯尼集体读书计划、“迪斯尼创意的一天”等活动,以鼓励员工参与学习型的网络,激发创意和热情。这也应该是中国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理想追求。请看名列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2010年中国文化产业30强的许多优秀项目,如以“世界情、中国心、华侨城”的主题而拓展多元化经营的华侨城集团;以“给我一天,还你千年”作为主题而成功开发南宋文化资源、打开广阔市场的宋城集团;以“产业曲江,文化梦想”为旗帜,追求全方位共享城市文化空间的曲江新区文化产业园等,莫不是体现了人文精神、商业模式、社会共享的有机结合而逐步壮大起来的。
“三俗”之风泛滥之处,每每滋生出大量的急功近利、抄袭模仿、刻意炒作的弊端,往往是一哄而起,争相开发庸俗的所谓“热点”,继而又轰然作鸟兽散,难以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良好的文化市场环境,更不可能形成文化产业的百年基业,因为它在本质上背离了文化产业应该有的人文精神,也背离了作为现代产业灵魂的创新精神、诚信品格和发展规律。“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今天,中国在21世纪和平崛起的趋势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正如浩荡东风洗去尘埃,激发起巨大的市场活力;摒弃“三俗”之风的羁绊,中国文化产业的航船必将驶向更为广阔的海洋。


浅析高校建筑工程力学课程教改实践论文
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中的工程技术应用
空气污染的危害
测绘工程技术在矿山测量的应用
汽车尾气污染调查报告
浅谈银行保函
室内污染的主要来源分析-室内空气污染
有关防治汽车尾气污染的主要对策思考
中年段非连续性课堂教学探究的教育论文
关于提升农村孩子口语交际能力的语文策略的教育理论论文
教育财政投入风险控制研究论文
浅谈突出战略地位发展基础教育
论专科体育系排球考评内容的改革
优点和缺点周记
影响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要素和提升途径论文
谈小学数学教学课程内容的特点
民事诉讼法课程的教学改革
浅谈高职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
论国有保险公司战略性改革
谈高等职业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