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饮食文化资源开发浅析论文(第3页)
本文共计463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6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3.6深入发展农村传统文化资源
保留“天生本味”的特性,农村食物的主要特性便是“天生本味”。人们在追求天真、重返大自然的时候,也着迷于天生本味,农村食物也就顺理成章地博得了人们的盛赞。所以,不管是深入发展农村传统文化资源还是旅游文化传统餐饮,或是成为乡村旅游传统文化特色产品的创新发展,保留“天生本味”的传统文化独具特色,才能产生长时间永恒的文化魅力。“天生本味”的传统文化独具特色也就表现在强烈“乡土”特性的保留上。农村食物要保留强烈的“乡土”传统文化特殊性,就一定要以本地传统文化资源为内核。在强调经营发展特点与差异性之时,特别要突出农村食品的天然、纯朴、绿色,以清新的农村环保气息,以农村人文的天然、闲情和野趣为主要特征,着力彰显农村旅游文化的魅力。所以,在对中国农村的旅游文化资源进行研究时,应该首先食物制造工艺、食物包装材料都要具有民族特色或乡土气味,以引起游客的领略当地“异味”的冲击。比如:农村菜店的招牌菜,原材料一定是当地特色,做法一定是当地传统手法,而且采用当地的“土”制器具。其次,美食旅游经营地要创设浓厚的农村田野生活环境。在有些都市宾馆中,还设置了“乡土风味餐馆”或“村野美味食街”,其目的正是希望带给就餐者一份农村田园的感觉与体验,所以农村旅行饮食市场环境更要注重于农村田野氛围的营造。
4、结语
发展乡村饮食旅游文化,是当前社会发展中的必然趋势。乡村饮食文化资源应当对其进行合理开发利用,严禁对现有开发的资源进行人为破坏。发展乡村饮食旅游文化资源,应该时刻保持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之内。为了更好地带动乡村经济发展,振兴乡村农业,就应当开发出新的饮食文化资源。在开发资源的过程当中,应当顺应所在乡村的发展现状,对饮食文化资源的开采程度,要遵循一定的开发进程。既要做到资源的有效利用,也要对已经开发的资源进行保护。
[1]罗正琴,陈棋.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乡村科技,2020(10):33,35.
[2]赵盼,林妘,黄晓芳.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贫困地区旅游开发研究——以龙州县彬桥乡为例[J].新西部,2020(8):23-24.
[3]吕琳.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行动策略研究[J].商情,2021(9):280-281.
[4]张泽润.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策略——以万宝泉乡村旅游为例[J].农村·农业·农民B,2020(10):6-7.
[5]张译木.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效能提升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20.
[6]陈春花.湘西苗族银饰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研究[D].湘西:吉首大学,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