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管理论文范例汇总【14篇】(第6页)
261 次下载 22 页 38075 字【 字体:大 中 小 】
二、“镇管社区”工作推进的成效
1.提高了社区精细化管理的效率。“镇管社区”模式打破了原有由镇行政区域所划分的村居界限,通过在政府与村居间搭建综合党务、居务、服务等功能于一身的社区层级,划小服务半径、消除管理盲区,并通过给与社区层级充分的人财物授权,努力夯实社区组织、壮大管理力量、强化基础工作,确保行政管理能够下沉到底,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2.缓解了多元分化的公共服务需求。社区作为政府下沉到基层的一级行政组织,即能依靠区域内公安、医院“条”的垂直组织力量,又能有效整合“块”内的各方资源,在实现纵向联动和横向互动的服务资源整合、配置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每个社区都将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建立社区服务中心分中心,从文体、医疗等生活服务到党务、政务服务,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平台。
3.体现了社会协同的基层治理方向。“镇管社区”的社区层级是一个综合党务、居务、社会事务于一身的工作平台和服务窗口,负有在其管辖区域内统筹引导、协调各方参与社会共治的职责。各社区以互利共赢为基点,建立了“网上议事日”、“希望树”微信平台等社区共商共治机制;以政社互动为推手,健全了社区事务联席会议、“义工”联合会等社区事务共管机制,社区治理主体正逐步由政府唯一转变成区域内各类多个单元共同管理。
三、“镇管社区”工作推进中的不足
1.责权关系还不够明晰。嘉定新城(马陆镇)社会管理事务繁重,作为镇派出机构,社区不具备具体的执法能力,缺乏有效的调控手段。一些社会、经济管理的重要权利,如城管、房管、工商等还都属垂直管理,突出矛盾往往要通过且只能通过综合执法模式才能解决。无论是垂直管理还是综合执法,都造成了条线部门与职责不清,许多工作推进效率不高。
2.职能分配有待梳理。从转型期实际情况来看,社会自治能力还未达到较高水平,“镇管社区”中“社区管理、居委自治”的理想运作模式无法实现,各项治理、管理工作仍然需要政府(社区)主导并提高在基层的行政执行力,推进落实。只有当居委通过实践完全具备了成熟的治理能力,政府(社区)权利才能得以自然退出。
3.执行能力有待提高。在实际运行中,虽然社区配备了对应的管理、联勤人员,但既要完成大量上级部门的行政工作又要落实“属地化”辖区日常事务,力量上仍然较显薄弱,仍然将大量行政工作直接布置、落实到居委、筹建组,自治发展受到制约。
四、完善“镇管社区”管理模式的建议
1.党建引领,为优化“镇管社区”模式提供政治保证。社区党建全覆盖是市委对新时期社区党建工作的新要求。在“镇管社区”管理模式下,社区党建工作始终是社区建设过程中的核心工作。一方面,“镇管社区”是在区、镇两级党委的指导下探索的一条适合城郊结合部区域需求的社区管理方式;另一方面,在“镇管社区”探索实践中,通过“党建引领”,充分整合政府、条线执法部门、社区、居委等各方力量,进一步清理完善网格化和大联动大联勤边界和操作流程,更好地推进工作、达到效果。
2.完善职能,为优化“镇管社区”模式提供有效途径。通过重新对社区、居委的事权进行划分,实现“镇管社区”双重目标:政府层面,能够形成高效快捷的社会事务管理、处置机制;居委层面,剥离部分行政职能后,致力发展居民区自治建设,同时尽量避免过度期中出现的居委职能边缘化、空心化等现象。在进一步梳理、分配社区、居委各自应承担的职能时,即要抛开居委行政化的传统思想,也不能完全排斥政府参与,根据目前社区功能实际情况和居委自治能力和水平,建议梳理分配社区、居委各自应承担的管理、自治工作梳理。
3.多措并举,为优化“镇管社区”模式提供力量保障。一是完善制度建设,促进实现长效常态管理。建立完善明确规范的工作制度。重点包括设岗定责的“事权责任制”,确保各项工作和复杂疑难问题或直接解决、或归口办理、或协调整改、或重点督办;建立完善依法、有序、高效的管理制度。主要包括经常性教育培训引导机制,全方位社情民意传导机制,跟踪协调落实整改机制和绩效督查评比反馈机制;建立完善便捷惠民的服务制度。采取“多元化平台,组团化服务”模式,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一方面加强社区警务室、联勤站、党员议事点、文体分中心等载体建设,构建起民情信息网、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网,舆论宣传网,帮扶救助网等,另一方面以责任区块为单位,组建专群结合的管理服务团队和志愿者队伍,推行“主题化服务”,大力开展走居入户、家园自治、群众文化等各类活动,教育引导群众主动、有序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管理。二是健全公共财政支出体系,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切实转变政府的社会职能与实现扁平化管理条件下,围绕加强社会管理的目标任务以及管理的能级要求,根据社区标准化建设管理的规范要求,按照“财权事权对称、分级负担”的原则,科学分析公共管理的投入结构和资金需求,核定各类政务、事务、居务的支出定额标准,建立健全社区基本运转和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的财政保障机制,加大公共财政对社区的支持力度。三是加强社区服务分中心规划建设。对接新城核心区西区七大社区邻里中心建设,加快软硬件资源的共建共享,加大技防和信息化管理力度,为开展社区管理服务提供必要的场所,在解决好“物”的依托的基础上,聚焦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提高社区的综合功能和服务水平。四是加强社区工作队伍建设。在充分利用好、培养好、使用好社区一线工作人才的基础上,坚持“用环境吸引人,用政策激励人,用事业留住人”的方法,为一线干部免除后顾之忧,社区管理班子成员薪酬参照村管理班子成员。加强对社区管理班子成员、社工、居委干部以及各类协管员的教育培训,补“长”能力短板,提高社区管理工作水平。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考核激励机制,打造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管理团队和社工队伍,以适应新城管理运行的客观要求。

中学语文教学中导入教学法的有效应用
论企业文化与企业治理的关系
论供应链合作关系
浅析含意本体论的理论建构
创新教育管理论文
论人与河流的基本关系
论网络教育中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关系
矿山机电设备管理的问题及改善途径论文
煤炭日常管理机电设备论文
高速公路机电工程建设与维护模式探讨论文
机电工程安装造价结算审计问题分析论文
矿山机电安装的施工安全管理论文
翻车机电源模块集中控制技术的效果研讨论文
煤矿机电设备安装问题和解决方法论文
浅谈影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平整度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探讨艺术教育中的德育异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及排除方法分析
肺结核患者家属产生负性心理的原因及心理干预
公路路面裂缝产生原因及治理对策研究
企业税务筹划风险产生的原因及避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