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论文(精选7篇)(第3页)
本文共计2058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69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2.表达清楚明白。如在标注作者单位时,要在所属县(市、区)前,加注所属省(直辖市、自治区)。笔者的籍贯河南省周口市为地级市,但在与人交流时,仍有相当一部分人会问,是北京的周口店吗?对于港、澳、台的读者,乃至国外的读者,情况可想而知;同样在论文中,如提到某某村时,在其前面至少要冠以县、乡的名称。还有,“该方法与标准法所得结果悬殊”,悬殊到底有多大?不得而知。因此,一定要表述清楚。
3.不用积极修辞。修辞包括两大手法: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科技论文中一般不用积极修辞,如夸张、排比、连环、比喻、对比、重迭、讽刺、幽默、反语等表现手法。夸张,即夸大或缩小事实,把偶然的说成经常的,把一说成二乃至三,明显地与科技论文的客观性相违背。新闻写作,第一位的要求是准确,语言主要是平铺直叙。消极修辞以明确、通顺、平和、缜密为标准,以严谨、准确、无歧义为特征。因而首选的修辞方法是消极修辞。
真实性、客观性、准确性是科技论文最基本的要求,在论文创作或编辑时,从这一点出发能够解决许多基本问题、基本矛盾。如,在摘要的英文翻译中,是用过去时或是用现在时、将来时?该不该对论文作自我评价,如“填补了国内(外)空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等。依据科技论文是新闻的判断,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科学研究)在报道时已经发生,所以时态要用过去时、过去完成时,而不用一般现在时、一般将来时;自我评论只是作者的观点、认识、看法,是作者自以为是、想当然,是还没有发生的,没有任何的事实依据,因此不能对文章作自我评价。
注 释:
①杜利民、陶立方:《科技学术期刊传播特点研究》,《编辑学报》,2006(3).
②《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国家标准局,1987年版.
③宗春启:《探究新闻写作的几个基本技术问题》,《新闻与写作》,2008(5).
④张云扬:《学术论文中第一人称语气是代表全体作者》,《编辑学报》,2006(4).
⑤闫建军、杨丽霞:《论科技期刊编辑的著作权职业敏感性》,《编辑学报》,2006(5).
⑥高时阔、黎文丽、郭开选等:《科技论文文体结构所体现的美学特征》,《编辑学报》,2006(3).
新闻学论文 篇2
一、新闻学专业的基本类型与新闻学实验室建设现状
目前我国新闻学或者相近专业有600多个办学点,根据各个大学的基本性质以及创办新闻学专业的前提分析,我们可以把目前高校新闻学专业分成四种类型,这四种类型的新闻学专业在实验室建设现状上也有着明显的不同。
1.理工科型学校创办的新闻学专业
理工科院校由于理工科对技术和实验的依赖性,因此实验室都比较完备而且具有较大的规模。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闻学专业大多是依靠学校既有的相关的理工科专业,一般都比较注重实践性,对技术性强调比较多。从实验室建设角度看,理工科型学校各种实验室比较完备,有不少完全可以和新闻学专业共享使用,或者适当改造适应新闻学专业的需要,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实验室建设经费紧张的问题。另一方面,理工科型院校的领导经常接触各种层次实验室建设的报告,这种报告经常涉及到大宗的经费,相比而言,新闻学专业实验室建设使用的经费是相对有限的,因此非常容易得到批准。因此,就目前情况来看,理工科型院校里面的新闻学专业实验室条件一般都比较好,但是由于过于依赖技术,他们能站在技术的前沿,却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理论的把握。这应当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
2.文科型学校创办的新闻学专业
这种学校创办的新闻学专业一般最开始都是挂靠相关的文科专业起家,因此人文色彩比较浓厚,理论建设比较完备,科研上也比较突出。但是客观地讲,实验条件是非常有限的。这一方面体现在文科型学校科研和教研经费相对有限,另一方面体现在学校始终把新闻学专业定位为一个文科型专业,在新闻学专业投入上相当有限。这使得新闻学专业在发展上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其实即使在文科型院校,投入一定的资金办好新闻学专业,还是可以产生相应和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如果领导都能意识到这个问题,文科型院校里面的新闻学专业将大有可为,我们将在后面做进一步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