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汉语言文学 > 正文

新闻学论文(精选7篇)

本文共计2058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69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新闻学论文(精选7篇)

  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下面是关于新闻学论文,欢迎阅读!

新闻学论文(精选7篇)

  新闻学论文 篇1

  摘要:本文以新闻学的视角审视科技论文,进而从论文写作的语言、人称、修辞等方面对科技论文的新闻特性――客观性、准确性进行了论述。客观性、准确性是科技论文的特性,是编辑论文时的基本出发点,能够解释写作或编辑中的一些基本问题。

  关键词:新闻特性 真实性 客观性 准确性 科技论文 写作

  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

  科技论文具有新闻性

  从信息传播学的角度看,尽管科技论文的普及性不如新闻,但却具有一定的新闻性。这是因为:

  第一,科技论文具有新闻的基本特征――真实性、客观性、时效性。

  真实性。科技论文不但要求报道的真实性,而且对报道的真实性有一个检验的法则――科学研究的重现性。科技论文要经得起观察或实验等实践的检验,即他人依据论文所提供的研究方法、步骤,也可以得出相同的实验结果。

  客观性。学术论文具有独创性、科学性、专业性。科学性是指论文必须有翔实可靠、准确无误的材料作依据,它所提出的观点、结论,绝不带任何随意性和主观性,而是经过严密的科学论证,经得起实践检验,论文条理清晰、结构合理,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能深刻揭示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和规律,也就是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之有序。

  时效性。在人们的观念中,新闻总是在追赶时间的脚步。现在因特网发达,网络技术全面运用,讯息传播的迅速,已使地球变成了“地球村”。在地球一边发生的事情,不出几分钟甚至不到一分钟,在地球另一边的人们就可以通过因特网知晓。如“911”事件发生后,新浪网一贯的新闻传播速度优势再次得到充分的展现:北京时间11日20点45分(即美国东部时间早上8点45分),第一架飞机撞击世贸大楼,20点55分第一条消息上网,20点59分率先通过手机短信将这一消息发出。分别距恐怖袭击仅仅9分钟、13分钟。对于时政性新闻,从发生到为人们得知的时间越来越短。其实,也有一些学术杂志,为了增加竞争力,缩短出版时滞,抢得出版优先权,加快了杂志的出版过程,甚至调整、缩短了出版周期。具体的措施有:提前出版,增加期次,由双月刊改为月刊,增加一些研究快报栏目,网络预出版。由此可见,时效性已不是科技论文成为新闻的障碍。科技学术期刊以“及时出版”为己任,力争缩短出版时滞,①也正是为了抢得学术论文的时效性。

  第二,科技论文具有新闻的基本要素。19世纪80年代美联社提出了新闻应具备“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故”(Why)这5个“W”的理论。20世纪以后,随着新闻受众素质的提高以及新闻媒体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事实发展趋势和结果更为关注,于是,又在5个“W”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H”,即“如何(How)”,便形成了当今新闻学术界所公认的“六要素”,即五个“W”和一个“H”。新闻的几个基本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科技论文都具备。科学研究的时间是在收稿日期、修回日期之前完成的;人物当然就是从事科学研究的主体,即科技论文的作者;地点就是作者的单位;原因就是作者的选题依据;事件――科技论文的正文,是科技论文的主体。

  第三,科技论文具有新闻的广义特征。新闻的定义有多种。一个经典新闻概念是1882年《纽约太阳报》的采访主任约翰B博加特对一个青年记者说的:“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另外,斯坦利瓦利克尔提出:新闻是建立在三个“W”的基础上:“妇女(Women)、金钱(Wampun)和坏事(Wrongdoing)。”以上两种定义主要侧重于新闻的新颖性、大众性,能够吸引人们的眼球。目前,人们普遍采用认可的定义为陆定一关于新闻的定义。1943年9月陆定一提出:“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学术论文应提供新的科技信息,其内容应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而不是重复、模仿、抄袭前人的工作。②可见学术论文也具有新闻的新,它是新发现、新发明、新创造,是对新近的科学研究这一事实的详细论述,是科学研究领域中的新发布。

阅读全文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