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汉语言文学 > 正文

文化视角下我国古代文学的研究(通用8篇)(第10页)

本文共计3456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6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经历了导师制辅导的学生,撰写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几乎是水到渠成之事,根本不用为选题发愁,因为日常的阅读与研讨已经为论文的选题、撰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刚才提到的那位讨论《金瓶梅》的同学,其毕业论文选题是《论明清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败笔描写》,这一选题就是由阅读《金瓶梅》生发出来的,很自然。专业性的校园文化活动也是学生课外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主要选择古代诗文吟诵比赛及古代诗文默写比赛两种形式,开展这两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它看似与研究式教学关系不大,实际上是密切相关的。古人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作为一名中文系的学生,对文本的正确把握无疑是最重要的。他们通过不断的吟诵甚至角色的扮演,在投足举手、颦笑的揣摩之间更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这实际上也是一种体验式的研究学习。

  三、取得的成效

  经过四年的理论探索与教学实践,我们取得的成效是很明显的。第一,教师们加深了对研究式教学方法的认识,增强了以改革促发展的意识。第二,学生对古代文学课程的兴趣明显增强。开展研究式教学以来,学生主动与教师配合,上下互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对古代文学课程的兴趣增强了,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也明显提高了。第三,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专业综合素质明显提升。2008年以来,课题组教师指导学生申报主持了“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共7项,学生发表古代文学论文8篇,有近200人毕业论文选择古代文学课题,其中10篇论文获得怀化学院优秀毕业论文,有26人考取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研究生,以上项目的比例远远高于本专业其他课程。

  四、存在的问题

  第一,如何解决重点问题教学与建构课程系统知识结构的矛盾问题。研究式教学的核心是以问题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其优点是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展示,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得以增强;其缺限是课程必要的知识链条难以建构起来,学生往往缺乏对课程知识体系的系统把握。若基本知识点掌握不够牢固,考试往往不理想,我们对此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以问题为中心建构课程的知识体系,是比较理想的办法,但如何科学合理地设计问题,问题的难易程度、知识覆盖面的把握,问题之间的层级性、关联性和系统性如何权衡等,这些方面均需认真思考,进一步研究实践。第二,研究性学习需要完善的知识结构,单凭古代文学这一门课程是难以解决的,如何完善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是需要思考的问题。新的教学模式的构建,给古代文学课程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古代文学教学工作面貌焕然一新。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尽管它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或者欠完善之处,但这种探索本身给我们的启示,是具有深远意义的。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古代文学,乃至于所有的传统学科课程的教学工作都将面临如何适应时代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敢于改革创新,大胆探索,努力寻找发展的新路子、新方法。“思路决定出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突破传统学科课程教学的瓶颈,迎来事业发展的明媚春天。

  文化视角下我国古代文学的研究 篇6

  【摘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五千年的文明积淀了民族的瑰宝。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中华文化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承担着向人类传递历史,传递文学的责任。中国古代文学作为我国大部分高校必设的一个专业,不仅对于民族的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有利于学生提高自身修养,全面思考问题,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有助于促进学生乃至整个社会人格的升华。但是目前中国高校古代文学教学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面临着严峻的现状,如何对高校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进行改革是当前许多人正在思考的问题。本文从高校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现状以及改革措施等方面做出了探讨。

  【关键词】古代文学;高校;教学;改革

  目前我国高校中国古代文学教学面临的现状很严峻,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现代学科应运而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学科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而偏重理论教学的中国古代文学则不再受到学生的热捧。为此,学校对于该学科的投入力度也变得越来越小,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予不了充足的支持。对目前我国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进行改革,是许多高校面临的严峻任务。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