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汉语言文学 > 正文

当代文学教学的论文15篇(第14页)

117 次下载 25 页 47258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第三阶段为本课程的考查阶段。本课程不进行卷面考试,学期结束时,每人交一篇不少于3000字的小论文,要求小论文在负责的专题范围内找题目,做深入研究后再撰写,要有自己独到的观点或者独特的视角。期末成绩评定时,小论文占总成绩的60%,讲稿书写和讲课合起来占40%,两项合起来即是这位同学的现当代文学这门课程的总成绩。

  考查学生期末的小论文写作,发现新的教学方式还是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大多数学生的论文都不乏自己的独到观点和视角,对有些作品的研究甚至是其他研究者所未关注到的。最难能可贵的是,许多论文没有参考或者直接引用他人论文,而是立足于文本和史料研究的基础,在此之上独立完成,基本掌握了研究文学问题的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在现当代文学开放性教学进行过程中,教师始终是和学生融合在一起的,教师坐在学生中间听课讲课,本着平等的原则与学生交流,从某种程度来说,教师,是他们的一个特殊的“同学”——也是“教学相长”的真正实现;再有,师生讨论时,很多材料信息来自网络,甚至网络中涉及文学的热点事件都会进入到讨论中来,所以常常导致一个专题不能按原计划完成,教学的整体性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文学课教学本身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这方面要尽量注意导向,引导学生培养积极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尤其注重加强对学生使用网络的正确导向作用,使学生不再只是把网络视为游戏交友的平台,而更多的是吸收知识营养的宝库。最后,对学生做出的努力,及时加以肯定与褒奖,并带动全体同学营造一种认同与欣赏的氛围,让学生强烈感受到自我实现的成就感,并产生集体认同意识,激励学生在准备专题时全身心地投入进去。

  前中央教科所所长阎立钦先生曾经指出:“要实现由‘师道尊严’向师生民主平等转变,坚持教育的成功导向和正面鼓励,允许探索中的错误,不求全责备;要为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最大的空间,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选择性;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过程,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基础上,进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和教学体系。”可以说,这段话精辟地阐明了开放性教学的总体要求及其积极功能,我们通过现当代文学开放性课堂教学的探索实践,深切地体会到了这些好处和作用。

当代文学教学的论文9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是高职院校初等教育专业的必修专业课程,当前,这门课程的教学出现了许多问题,比如课时量不足、教法陈旧死板、有些高职院校使用本科教材,版本过高过深等等,这些问题都严重阻碍了高职院校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发展。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绝不仅仅只有人文教育的功能,它还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但是,纵观目前的高职院校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大部分的教师都没有意识到其实用价值,导致现在的文学教育忽视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当前高职院校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外因素的挤压下学科魅力在消弱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逐渐呈现出“边缘化”和“世俗化”,“疏离文本”的现象尤其严重。近年来,很多高职院校都倾向于以单纯的“职业能力”来定位学生的价值,因此,这些学校对于像中国现当代文学这样的理论性强、与就业关系不大的课程不够重视,削减了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课时量,严重阻碍了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发展。

  (二)课程教学中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不突显

  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方法还是传统的讲授法,教师占据着课堂的主体地位,学生只能够被动接受教师所灌输的知识,即教师把握着整个课堂,学生在课堂上缺乏与教师的互动,参与性不够,学生只是在被动的接受知识,而不是主动的去吸收。即便是现在很多院校引进了多媒体技术,教学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但是仍然改变不了以知识灌输为主的授课方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无法得到提高。

  二、高职院校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改革

  (一)构建专题化教学模块,突出作品的深度阅读与欣赏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