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市场需求探析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288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最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需求层次专业水平不断提升。随着社会发展,科技水平提升,以及经济发展,岗位对从业者的专业要求不断提升。一方面,现代科技技术的应用,对传统外贸的经营方式产生巨大冲击,如计算机的发展,促使外贸管理的变革,从而要求从业者具备较高水平的计算机技能。另一方面,随着旅游、咨询、金融等一系列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进出口贸易产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岗位结构的变化,不断表现出综合化和细分化的发展趋势,这就促使从业者需要具备各个行业的专业技能,具备较高水平的专业技能[5]。

  因此,通过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市场需求分析可以看出,传统的进出口贸易结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发生了重大变革,人才需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通过校企联合,培养符合现代进出口贸易结构市场需求的专业型、复合型的人才。

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建议

  人才培养是提升人才专业素养、技能水平和综合能力的前提,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高校应及时观察国际贸易市场结构的变化,充分考察市场需求的基础之上,细分市场需求,通过企事业与高校联合的方式培养专业型、复合型的人才[6]。基于以上目标,本文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高校应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加强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操守的养成。职业操守是做好任何一件工作的前提,根据市场反馈,应届生在入职后,部分学生不能够脚踏实地,心态浮躁,直接影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因此,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加强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

  (二)高校应加强学生专业能力培养,提高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由于进出口贸易的行业特性,企事业对专业人才的外语能力,以及电子商务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这就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做到外语运用与电子商务相结合,提升其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三)高校应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在加强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高校应主动和企事业建立联合培养机制,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在工作过程中得到检验。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有利于学生在毕业后更好的融入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

  [1]王哲培.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14):94.

  [2]王琼.基于校企合作的跨境电商人才实践教学的探讨--以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为例[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7(02):102-106.

  [3]王博.浅论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J].商场现代化,2014(20):33-34.

  [4]聂清.能力驱动型国际经贸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0(04):23-25.

  [5]王涛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改革[J].大学教育科学,2009(01):80-83.

  [6]周恩德,杜小艳,耿杰.新常态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对外经贸,2015(10):137-140.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