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关于职业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探讨教育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343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2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引企入校”模式这种模式是由学校提供场地,将企业生产线或行业鉴定所等引入学校,学生定期不定期地开展见习或顶岗实习。如引进企业笔记本电脑生产线,由教师和公司技术人员共同管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等实训项目都在生产线上完成,学生可获得实际职业环境的操作机会,同时公司还可按月给学生发放工资。再如,可将公司技术研发部门以经营独立运作、技术双方合作的形式引进院校实训中心楼,让教师和学生参与项目开发及测试工作。又比如,可在校内引进信息技术工作室,将教室、实训室、工作室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按教学计划组织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教师、学生与入驻企业一起,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进行商业软件开发、网站建设等工作,形成“实训即创业”的特有培养模式。

  “校办企业”模式这种模式就是实行校内实训资源的优化重组,加大教学硬件设施的投入,引入市场机制,依托专业开办经济实体(如文印社、软件开发项目、电脑服务公司、信息技术工作室、艺术设计工作室等),形成“教学—实训—科研—生产经营—社会服务”五位一体的办学模式,使实体生产经营与教学、科研相结合,让教师和学生为企事业单位安装网络并进行日常的维护、网站设计制作等,生产经营的收益主要用于设备更新和创业基金。在这种模式下,校办企业为学生提供完全真实的实训环境,学校教师也是校办企业的技术员工。校办企业不仅成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和“双师型”教师的专业技术培训基地,而且成为社会服务的场所和学生职业素质的训导场所,使校办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能够发挥最大效能,同时也可保证校办企业的良好运营和健康发展。

  “课程内嵌型”模式国内有一些从事教育服务和教育产业投资发展的公司,这些公司紧跟前沿技术,采取以企业的真实项目为教学案例,以项目设计为学习任务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学校可以与这样的教育服务机构结成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结合双方的优势资源,在教学中完全嵌入其以企业真实需求为导向的课程计划、教材及教学方案开展教学活动。例如,CPPI是锐捷网络公司推出的网络精英人才培养计划,旨在为院校提供四大行业综合实训课程(通用职业素质课程、岗位训练课程、职业技术认证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并通过教学支撑体系、师资培养体系和先进的教学指导方案及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搭建网络教学环境,把锐捷先进的核心专业技术和认证体系引入课堂,帮助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使学生在校园内就能获得来自厂商的技术、认证和培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在“零适应期”的基础上平稳就业,增强就业竞争力。此外,还可以利用“锐捷网络学院”开展广泛的产学研合作计划、培训基地合作计划、教师培训合作计划,以及示范性专业、精品课程、创新网络教材开发计划等一系列合作。又例如,“Cisco(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是Cisco公司面向全球推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非赢利性教育机构,职业院校可与思科公司合作,采用思科公司完整、严格、与市场接轨的网络课程体系,培训掌握最新网络技术的人才。再例如,计算机职业教育著名品牌北大青鸟Aptech针对职业院校的教育特点,开发了适合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的计算机职业培训课程,课程的学习紧密围绕项目开展,并且项目的设计和选择注重与企业实际需求相结合,着重传授学生实际工作中所需的技术知识、操作技能,可使学生了解工作的相关流程,走出校门就能顺利进入职场。这种模式已在国内一些职业院校试行,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计算机行业有其行业的特质,根据行业特点、专业特点、地域特点、时代特点,灵活采用适合计算机类专业的多层面、多种类的校企合作模式,可以充分发挥校企双方的优势,做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既能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又能为学校拓展产学研结合的渠道,同时能带动专业建设,真正实现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从而推进学校、专业、行业、企业的发展,实现人才培养与效益的双赢。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