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第2页)

本文共计215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8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例如在《七色光之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充分地给学生自己创编集体舞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设计舞蹈的内容,配合音乐的旋律,律动永远是音乐感受力的最强有力的表达,在集体舞的设计上,要充分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不能过多地干预,这是对学生创造能力的一种阻碍力,如果课堂时间有限的话,教师可以把任务安排到课下去完成,学生就会有充足的时间去将自己的主观想法表达地,更加详尽。又如在《丰收之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体味农民丰收的喜悦感,并让学生思考这种喜悦感如何在歌曲中体现出来的,该用什么样的舞蹈来表达这样的喜悦,让学生尝试用合理的创编舞蹈来展现音乐中的情感,使其审美感受和审美创造力都得到培养。

  体验教学在审美能力的培养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不管学生的表现是不是达到了教师满意的标准,教学评价都要以激励为主,引导为辅,不能抑制学生的审美创造力的发展。

  总之,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通常包括审美想象力、审美理解力和审美创造力三个层面的内容,教师要积极地培养学生的审美通感,激发想象的欲望,立足于作品本身,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审美评价,在课堂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去发挥审美创造力。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