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三个教育管理的“支点”(第2页)
本文共计389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支点”二:引领理念
管理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要从根本抓起。管理工作不仅要指导教师领悟具体工作方法,更要为教师指明教学改革方向,以思想领导思想,以观念更新观念。当幼儿园的办园思想、教育理念成为了全园教职工的共同信念,在每个教职工的价值取向、期望、态度、行为中得以显现,幼儿园才是真正走上了内涵发展之路。
1 让阅读成为思想生长的百花园
要教书必须先读书,善教者必然是善学者。阅读能丰盈教师的精神世界,积淀教师的人文素养,滋养教师的教学灵气。我园特别重视阅读推广工作。首先,我们针对幼儿园图书数量少、种类单一的情况,购买了多种图书,还鼓励教师拿出自己的好书实现资源共享。其次,我们开展了多种多样的阅读活动。如好书推荐、好文推荐、阅读博览等。其中,阅读博览活动受到了教师的大力欢迎。因为这项活动倡导教师跳出教育看教育。通过阅读文学、艺术等书籍,教师提升了自己的人文素养、知识素养,这些又能成为专业发展的养分。阅读博览还倡导教师不仅读成人的书,还要和孩子们一起读书。通过阅读孩子的书,老师们发现了许多有价值的题材,还设计了许多精彩的教学活动。
2 让园本研究成为由理念到行动的孵化器
园本研究是幼儿园内涵发展的必要途径。我园试图避免园本研究的大而空,力图让园本研究成为教师实践工作的支撑。比如,围绕我园主课题“自主性游戏活动中3岁~6岁幼儿小主人教育实践研究”,开展“快乐淘宝——学习性区域研讨”“品味童年——角色游戏经典区域研讨”“创意无限——特色游戏区域研讨”等研究活动,每个主题的研究都通过前期收集资料、沙龙研讨、付诸实践、评比展示等序列性过程,真正让园本研究成为游戏理念向实践行动的孵化器。每学期中,我园还会在收集教师困惑的基础上,抓住教育教学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将一课三议、成长型教师评优课、骨干教师展示课、随堂听课等教学实践与研讨沙龙结合起来,就课堂提问策略、教具演示策略、重难点解决策略、教学机智应对策略等问题仔细研磨,从实践中找问题研讨,再把研讨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通过系列性研讨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3 让园领导成为教育科研的先行者
教育科研是幼儿园内涵发展的必经之路。园领导作为幼儿园发展的领路人,他们的研究高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幼儿园的发展高度。如果园领导只忙于行政事务,脱离了教育科学研究,那么教育科研不会成为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我园领导都十分注重自身的学习与积累,还承担了多项省、市级课题,每学年的教科研成果均名列全园第一。自身的积淀让领导在各类研讨活动中能敏锐捕捉问题,能给予教师提纲挈领的指导,从而提升了各类课题的研究水准。
“支点”三:调控过程
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不是只设计目标再检查结果就万事大吉了,良好的过程管理与调控是保证成功的重要一环,否则种下的种子不一定能长成果实。
1 用好“目标梯度法”,层层落实工作任务
日常具体工作实际上是对学期工作目标的分解。目标的分解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工作的达成度。我园坚持构建梯度式的目标体系,按照时间梯度、难易梯度两个维度分解工作目标。以小主人实践活动为例,先制定出时间安排表,确定好每月活动主题,确定好每个主题中在园活动、亲子活动、社会活动的具体时间,以保证活动按时进行。再罗列出每个主题的工作任务,这些任务的难易程度不一,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与能力,申报不同梯度的工作任务,协商后制定人员分工表,分工表上不仅确定了责任人,还确定了审核人。这样的分工方式保证了责任到人,因此每项工作都能落实到位。
2 用好“蓝色思考帽”,反思调整工作过程
“六顶思考帽”是英国学者爱德华·德·博诺博士开发的一种思维训练模式,或者说是一个全面思考问题的模型。“六顶思考帽”分为白、红、黑、黄、绿、蓝六种色彩,每种色彩代表一种思考方式。其中,蓝色思考帽代表对思维进行思维,它对我的启发是:要在工作中学会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