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企业管理论文(第11页)
本文共计3899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0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2、混凝土工程施工管理
2.1 混泥土施工工程质量控制
首先,混凝土现场拌制时应对原材料计量进行检查,并进行检查塌落度,严格控制水灰比。应对混凝土的拌制时间进行检查,并在混凝土搅拌后以及浇注地点分别抽样进行检测混凝土的塌落度,每班应进行至少的两次检查,评定时应以浇注地点的测值为准。混凝土施工前应检查施工缝以及后浇带处理的施工技术方案,检查施工缝、后浇带留设的位置是否符合规范以及设计的要求,其处理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其次,在混凝土施工前应对混凝土的运输设备、道路是否通畅良好进行检查,以保证混凝土的连续浇注以及良好的混凝土和易性,在运输浇注地点时的混凝土的塌落度应符合规定的要求。在混凝土浇筑前应检查模板表面是否干净,防止拆模时混凝土表面粘模,出现麻面,对木模板进行浇水润湿处理,防止由于木模板吸水粘结或者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等导致的露筋;再次,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时应防止浇筑的速度过快,避免在钢筋的上面以及墙与板、梁与柱的交界处出现裂缝。要避免浇筑的不均匀,或者接槎的处理不好形成裂缝等。混凝土的浇注应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浇筑的高度不宜超过2m,竖向结构不宜超过3m,否则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混凝土一次浇筑的厚度,并保证混凝土的连续浇筑。在浇筑与墙、柱连成一体的梁以及板时,应在墙、柱浇注完毕1―1.5h以后,在进行梁和板的浇注,此时,应同时进行梁与板的浇注。在浇注墙、柱混凝土时应保护钢筋骨架,防止墙、柱钢筋产生位移,在浇筑混凝土时,施工缝的留设位置应符合有关规定。最后,在混凝土浇筑时应对混凝土的振捣情况进行检查,保证混凝土的振捣密实情况,应防止振捣棒撞击钢筋。避免钢筋的位移,合理的使用混凝土的振捣机械,掌握正确的振捣方法,控制振捣的时间。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检查,在混凝土浇注地点随机的留取标准的养护试件,其留取的数值应符合要求。
2.2 泵送混凝土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首先,操作的人员应持证上岗,应该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职业素质,并能够及时的处理操作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其次,应保证泵送的地点联络畅通,并且在浇筑前应先用水灰比为0.7水泥砂浆进行管道湿润,同时应避免对水泥砂浆集中地浇注;再次,在泵送混凝土的过程中应严禁加水,当需要增加混凝土的塌落度时,应加入与混凝土相同品种的水泥,水灰比相同的水泥浆;最后,应配备专人进行管道巡视,在发现异常时应及时的处理。另外在梁、板上铺设的水平管道泵送时振动大,应采取相应的防止损坏钢筋骨架措施。
2.3 混凝土施工质量检验
2.3.1混凝土施工工程检验批应根据施工以及质量控制和专业的需要按照工作班、楼层以及施工段、变形缝等进行划分,即每层、段可按照基础、柱以及剪力墙、梁板梯等结构构件进行划分。
2.3.2对于用于检查结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随机地点随机的抽取,取样以及留置应符合如下的规定:1、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的同配合比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2、每工作班拌制的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至少取一次;3、当一次连续浇筑每超过1000m?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不得少于一次;4、每次取样至少留置一组标准试件进行养护,同条件下养护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确定;5、同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混凝土现浇结构施工管理
对于混凝土现浇结构,达到规定强度拆模后,应及时地对混凝土外观质量进行检查,对于严重影响结构的性能以及使用功能的地方,应及时地作出技术处理方案,待处理后对该部位重新进行质量检查。对于现浇结构外形尺寸存在偏差时,检查主要的轴线、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着纵横两个方向进行检测,并取其中的两个较大值。?
结语: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建筑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我们要本着“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方针,打造出高质量、高标准的建筑工程。
参考文献:
[1] 张瑞生.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9.
[2] 陈俊.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xx.1.
![[精选]企业管理论文(第11页)](http://www.lw54.com/d/file/p/20240416/795610f50fc3d5810d5120bd596d0a3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