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论文(合集)(第9页)
本文共计3899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0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工作17年来,体会最深刻的莫过于教师要有一颗“爱心”,而且教师的“爱心”要适当地向一些“问题儿童”倾斜。我现在所教的这个班里,有一个来自单亲家庭的孩子壮壮,妈妈眼中的他,任性冲动,行事鲁莽,不知危险,常有伤人和自伤行为;同学接触的他,不守纪律,爱动手伤人;老师观察到的他,智力平常,但因注意力涣散,学习过程受到严重影响。记得20xx年,我刚刚结束学习从外地回来,下了车,我马上来到班级,看望我的孩子们。这一天过得很愉快。放学了,家长们来接孩子时,把我围住纷纷告一个孩子的状,那就是壮壮。在家长的眼里,他就是一个 “小打手”,班里所有的孩子在这期间都挨过他的打。他打人的手段也很恶劣,经常是用拳头打别人的脸,用脚踢别人的肚子。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我不仅发现了壮壮的问题,同时更严重的是:在他的影响下,班里一部分男孩都在用这种武力的办法解决问题。怎么办呢?如果利用教师的威严,采用压制的办法,可能短期内也能压住他们。此时,一句话在我耳边响起“作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靠看、靠管是带不出好的班集体的,学生出了问题关键在于疏、在于导。”是啊,尤其是幼儿,他们才四、五岁,正处于分不清是非,盲目模仿阶段。于是在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每天一有空,我就给学生们讲团结友爱的故事,不仅我讲,我还让幼儿之间互相讲,同时在班里树立了一批好的典型,佩带“友爱使者”的标志。我的这一做法既是在扭转班级不正的班风,同时也是在为教育壮壮营造一个好的环境,果然,在大家的带动下,他改了许多。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留心观察着他的一举一动,期待着能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一次,教室柜子的一扇门由于螺丝松动关不严了,一连拖了两天,我都忘了去修理。第三天放学的时候,壮壮磨磨蹭蹭,半天也没有把书包整理好,我只好一边催他快些,一边组织其他幼儿往外走。我真不知道他又在搞什么名堂,把队伍带下去之后,我很快就回到了教室,站在门外,透过玻璃,我看到了这样一幕:壮壮趴在地上,左手扶着掉下来的那扇门,右手正吃力地用螺丝刀拧螺丝呢!第二天,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全班的小朋友,大家都向他投去了敬佩的目光,能够看出来,他满足极了。而且,我还补充了这样一点:我说老师的困难,壮壮都能够解决,小朋友们的困难,他一定更能解决, 以后谁有困难,尽管找壮壮帮忙。渐渐地,他融入到了这个集体中,小朋友们开始接受他,他也成了班级的助人模范。打人这个毛病一直没有再出现过。作为孩子,他们渴望老师真心地关爱他们,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和自主意识,需要老师用欣赏的态度赞赏和肯定他们,用积极的'心理意向鼓励和期待他们。
我觉得班级的每一个孩子都像孕育在土壤中等待发芽的花种,一旦感受到春天的温暖就会萌动、滋生。老师对他的尊重、赞赏和期待使他敏感地体察到一种友善的、诚挚的关爱,他则会本能地感觉到那是一片明媚的春光在召唤他们,那幼小的心灵就会无拘无束地处在一种愉快的积极状态,他的潜能和个性就会自由而充分地表现出来。为了警示自己:要关爱每一个学生。从本学期开始,我在班级定期进行了这样的测试:请大家说出这一周老师最喜欢的学生,并说清理由。最开始大家都说一些爱发言、听话的幼儿,人员很集中。听到幼儿的反馈,我思考了很久。我觉得自己没能做到关注每一个孩子。于是,我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让每一个孩子都觉得老师最喜欢的是他自己。现在再搞这样的测试,几乎每个人都会很愉快地说出自己的名字。17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在教育孩子的同时,我们应该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记得在今年的“三八”妇女节前一天,我布置了这样一项作业:把送给妈妈的祝福画在一张纸上,放在妈妈一早起来就能发现的地方。很多孩子都制作了一张精美的贺卡。家长们对于此项活动极为感动,纷纷写来回执“感谢老师能够对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教育。”“希望老师多搞这样的活动,以提醒我们家长与孩子及时沟通。” “看到孩子为我画的画,我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家长的付出孩子看到了。”……由于家长真切地感受到了教师在教书的同时,也在育人,所以 “将心比心”,他对幼儿园班级的工作都会大力支持的。
